這週的商業周刊主題是「百大名醫」,由來是總編輯訪問了各大成功的富商,但在自己父親中風的時候,她束手無策,不曉得該找那位醫師,感嘆醫療資源的不透明化,運用院長、護理人員、網路推薦等三種方式,來找尋台灣的良醫。當看到這期封面時,其實蠻開心的;醫療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明明你對這病人很用心,但仍敵不過病情的變化,病人走了,因為家屬不滿意這樣的治療結果,我們也許就上法院了!再加上健保局常常公佈又有醫師浮報費用,A掉多少健保費,或是那位醫生又給誰吃了什麼藥,讓她的臉爛掉等等,每個家屬都要求VIP級的照顧,每個都說認識院長要告狀,真納悶院長人面怎麼這麼廣?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像是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原本是人人爭破頭的醫學院,慢慢被電腦科技產業科系所替代,這次的商業週刊報導了良醫群像,讓社會為這些醫者鼓鼓掌,為他們的努力喝采!!
打開雜誌當然立刻翻到所屬醫院,興沖沖的想知道是那位同事在榜上?哇!一整面都是醫生名!像是看到台灣醫界後面的會員動態,洋洋灑灑列了100個醫師,手指頭沿著縣市別、醫院別、科別往下找,找到了熟悉的名字,愣了一下,頓時覺得我應該把雜誌放下,去全聯社看他們作洗髮精實驗可能還比較真實,我先說在榜上的一定是名醫,因為他們是教授,他們的門診要VIP才能掛,他們掌握醫院的管理,他們常常上電視,常常被訪問,他們是醫院的大老群.......卻不是我以為會看到的名字;劉醫師待人溫厚敦切,病患在囉嗦,所有人都跑去忙了,他還可以保持微笑,慢慢的解釋;周醫師會因為查房時看到病人尿布裡有屎,把看護叫出來病房外訓斥他整整20分鐘,強調大便不清會讓皮膚破皮,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忍不住翻了病人的姓名,懷疑病人是不是他爹?另一位周醫師技術了得,治療方向明確有效,讓人放心把家人交到他手上;林醫師幽默風趣,對待病人像是朋友一樣,門診病人住到加護病房,不屬於他照顧的範圍,總是利用自己的時間陪陪病人,鼓勵他,讓病人看到熟面孔而感到安心。而這些醫師同時也對其他工作團隊客氣耐心,願意花很多時間教導後生晚輩,和他們共事,你不需要像看到總統一樣立正站好,可以親切的打招呼,放心的說出你心中的疑慮;但是這些我心目中的好醫生,他們都沒有在榜單上。
最後我還是詳詳細細的讀過這些報導,心裡對於這些故事感到溫暖,出外景可不是每個醫師都願意做的,不管是肺結核防治或是子宮頸抹片,這些人才真的是為醫療把關,不管是為病人、家屬、費用上,預防絕對是勝於治療的,只是讀完後心裡感觸萬千,如果,我的醫院一個醫生可以向病人問診2小時,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能和醫生相處兩小時的病人一定很開心,因為他可以從有記憶以來生過的病到他兒子最近熬夜有口臭,都能一五一十的請教醫師,可是在外面等的會悶,明明我是2號,為什麼早診九點開始,已經11點了都還沒看到我?轉頭看到後面還有3號4號5號,感覺心情有稍微好一點,但到底什麼時候會輪到我?我要不要先去買便當?跟診的護士會悶,以這樣的速度整天不睡也只能看到12號,就算是有限診20號了,也需要4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肚子已經在叫了!報導裡其實有提到,"很多醫師看沒兩下就丟給護士衛教",醫療是一種團體工作,需要很多不同層面專才的人去分工,我真的不覺得醫師親自過來幫我擦大便,就是好醫生,他應該拿更多的時間去幫助更多病痛,指引出治療方向,由團隊裡的其他人共同幫助這個病人甚至整個家庭。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
說了這些,只是想表達對於醫界的敬意,也了解商業週刊立意良善,但推薦制下仍是"名醫"才能上榜,當然我相信商週十分認真的力求平衡,而小小的我也並非認識所有醫師,單單對於我所熟悉的領域有些不同意見。我們都希望能有一個溫暖的的醫界,能夠讓我所愛的家人健健康康,而上列說的未在榜中的醫師,在許多年後當他們越來越有名,或許我就能在商週裡查到他的名字,也在自己的角落裡,為他們所做的努力給他們祝福及愛的鼓勵!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這是一份和死亡很接近的工作 在送遺體離開病房前 每個家屬都有不一樣的習俗 大多數情況是家屬要求送病人回家 完成他最後的心願 人很奇妙 年輕時夢很多 很多理想與期待 人老了 要走了 卻都只有同一個小小的願望 回家 所有病人在結束之前 都會用所有方式表達出想回家的希望 哄著 ...
-
第一次面對精神科病人 我們一群實習護士嚇得半死 同樣被關在病房內 十個人躲在角落裡 有點像是鬼抓人的遊戲 病人過來 我們就往對角線跑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實習成績會有問題 硬著頭皮和病人聊天 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 我的病人是個90多歲的病人 以前是個留日的工程師 身...
-
不是第一次有病人泡在血裡了 尤其是學妹 一次捕很多的時節 往往評鑑結樹後 會來一波離職潮 沒走的那些人 在領完年終也會走 一部份人是受不了醫院虛偽的評鑑過程 另一部份人則是在這惡性循環的壓力下 受不了一人做三人工 領一點五人新水的日子 這時候醫院就會大量補新進的學妹 再引發一波受...
-
其實我們家人沒什麼相處的緣份 很少有一家四口聚在一起的機會 連合照的沒有幾張 國二哥哥就出國去了 一去就是十年 雖然暑假會回來 但換成我從高職開始住校 從高職到二專到二技再到後來工作 突然間一住也住了快十年 後來哥哥回國了 住在家裡也沒多久 緊接著服兵役一年多 工作之後的哥哥變成...
-
他是我第一個往生的病人 那一年 我十六歲 高二 念了護校第二年 他是一個肺癌末期的伯伯 脾氣很不好 常常兇護士 只喜歡醫生 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女兒嫁到日本去 兒子已經失業很久 一直在找工作 或許是沒有家人的陪伴 再加上生病 脾氣就更差 家人也越不願意來 更別說護士小姐 ...
-
越來越冷了 冷冽的寒風透過厚厚的外套 穿進我的毛衣 縮在口袋裡的手 怎樣都溫暖不起來 在下班的路上 我拉拉外套的帽子 想要擋住耳朵灌進來的呼嘯 突然聽見背後有人叫住我 一回頭 看到一個再平凡不過中年婦女 左手拿著一堆藥袋 右手很興奮的向我揮手 那是我照顧過兩三次的病人家屬 反反...
-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 最近有個資深媒體人(16年多)離開了中國時報,原因是新聞的置入性行銷已經誇張到他無法忍受,所以他在離職後發了一篇文 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然後把他的部落格的名字改成 【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 ,用反諷的手法來對他所屬的媒體圈做出抗議。也許...
-
我們是身經百戰的護理人員 我們從死神手上搶回無數的生命 沉著 穩重 專業 離開了工作場合 一個人獨處時 能不能也救救自己? 才27歲 剛出了社會三四年 熱情有活力 卻在宿舍被發現已經死亡2天 手背上留著自己打上的針頭 還接著另一手正在推注的藥劑 同寢的學妹貼心的以為學姐輪夜班在休...
-
白色天空的文字雲,好好玩~原來我最常用的是"沒有"、"學姐"及"病人"[ 你也來看看你的最愛用的字是那些吧!如果沒有部落格,用Facebook或是G+、Twitter都可以! 使用上非常簡單,先點進入這個網頁 ...
-
就在我很努力的挑燈紀錄著我的小故事,我隔壁房間的哥哥走進來,他說:「我問妳一個問題喔!」,我頭也不回的快速的敲打著鍵盤:「不要!」,他接著說:「如果有兩座山,一座只有100公尺,另一座是1000公尺,兩座山連在一起,像是個歪掉的麥當勞,而妳站在小山上,妳只有這麼小,妳要怎麼到另一...
嗯!
回覆刪除說得好!
能寫得出這樣文章的,不是良醫也是仁醫了!
鼓鼓掌啊!
阿寶~謝謝你的肯定,雖然已經離開護理界,但仍希望能喚起更多更鳴
回覆刪除因為工作上的關係 跟百大中的某幾位牙醫有合作經驗
回覆刪除百大 只能參考囉
因為我看不到以下五點:
一、擁有正確價值觀。
二、良好的溝通技巧。
三、與時俱進的技術。
四、清楚醫學和自己的限度。
五、團隊作戰力。
以上五點
來自http://www.wretch.cc/blog/ntcncteacher/6528876
雖然我也是灰心的離開了他們的團隊
不過 好醫師還是有的
樓上那位且慢灰心離開團隊。T__T
回覆刪除總編輯今日放慢腳步去關心團隊的時候,
突然發現自己不是總編輯,
而是過街老鼠。
已經離開快一段時日了 剩下的技術人員 也因醫師獨裁的討論方式 沒人受的了 明明不能這樣做 你要這樣做 然後再來罵 甚至當著病人的面前飆(對全是醫師的功勞,錯全是小組的錯) 也將離開
回覆刪除想到的是我們在賺他的錢 而不是我們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 沒加班費 拿命在挺診所團隊 算一算 工作8小時 月薪還不到2萬
台灣做假牙的技術人員是超低薪責任制
不方便別人的部落格裡說太多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好的牙醫師
謝謝商業周刊報導對於醫界的敬意,也了解商業週刊立意良善。
回覆刪除真誠的向大家道歉,請求願意大人大量原諒笨蛋冒冒失失。
試了好幾次,終於還對周刊,找回團隊運動服穿了,當然要小跑步告退。
我最近是不是念英文太累了,為什麼我都看不太懂大家的留言,有好心人願意解說給我聽嗎?
回覆刪除s學姐有正確mail嗎?真的是指mail。(跟觀眾說明:請大家不要再改編,又再曲解意義,人有脾氣有耐性限度,才會宣戰。)
回覆刪除看不懂,會不會是用了右腦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