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臨床上,「醫師」喜歡合作的「護理師」種類

算算在臨床時間並沒有很長,但運氣很好,離開一線這麼久,仍然跟多位我N0他Int、我N1他R1的醫師同事保持聯絡,可惜因為已經不在職,便沒有機會在電梯裡遇到一起進入職場的醫師時,跟學妹說:「這張P,我可是看他從R2開始長大的呢!」(張P,若是你覺得這句話眼熟,我是抄襲你很多年前所說的玩笑話沒錯),當初我可是萬分期待有這一天的呢!

不如今天來說說,我所認識的這些醫師同事,他(她)們喜歡跟那樣的護理師同事合作吧!

一、不會害自己去坐牢的

(好吧,我其實不知道那個行業喜歡跟會讓自己坐牢的同事一起上班)

醫療是個生死相關的工作,事情發生後,大家整個單位與部門約一約法院見的機會好似比其它行業高。不管是醫還是護,事情已經多如牛毛,再搞出個「法院見」,輕則浪費時間、重則失去自由。

那些會在醫院會發生的人為事件,我想身處白色巨塔裡的大家,心中應該有閃過了一些人,會讓你白班八點交班,七點就來準備接班的。

如果你有想到,就在留言處告訴我「寶寶知道,但寶寶不說」吧!總之,不會製造麻煩、不會惹上麻煩的同事,上班首選!

二、說話算話,有信用的


說話有信用,嚴格說起來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特質,但是在臨床上執行上可沒這麼簡單。能夠好好確實把病人照護做好的護理師,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護理業務常見約定像是:說好兩個小時翻身、說好每一小時量血壓、說好病人用的是O2 2L等等。

別的不說,占護理業務大宗的「發藥」,說好前後半小時才能給藥,本人待過的單位就有早上10點把所有藥(包括13點飯後)全部一起發完,不是一個人,是整個單位都這樣,因為學姐說「藥發完、退好藥,書記才能快點key帳吃午餐。」

當時整個白班只有我一人,堅持13的藥,就是12:30-13:30發,往往發好藥回單位時,大家都吃飯吃得很開心,我一個人在治療室退藥,最妙的是,唯一支持我的不是AHN(當時HN未到任,空窗6個月左右),是書記本人。

其它還有,on port-A要鋪大無菌區,為了省事只戴一手手套,說自己不會碰到、隔離病房衣服不穿好,口罩用壓的,說自己馬上就出來、麻醉同意書自己補打勾,說家屬都睡了,是這個意思沒錯我幫他勾、三消變變一消,說自己有用力刷......。

甚至曾經大夜時,遇過住院醫師怒沖沖的跑來問我,為何他小夜開的order,小夜護理師又找CR來DC?結果現在大夜要來CPR?(註:當天大夜我在1:18的情況下,處理了expired 1床、on 3 台 MV,以及送一床ICU)

只能說,小聰明不是在臨床用的,今天讓人知道這邊會偷一點,別人就會覺得你明天那邊就會偷一點,自己的誠信與威望,就被自己親手給毀了,別說醫師同事不信任了,連我接班都會多防著這種人多一點。

三、把病人的命當命的


有一天,我大夜要來接班,在會議室拿裝備時,見到小夜學妹跟正在看病歷的值班醫師說,「08B的PRBC沒有輸。」值班醫師聞言,歪著頭反問,「所以呢?」學妹接著說,「那妳要不要DC?」值班醫師頓時睜大眼,竟一時半刻講不出話來,我在旁接了話,請學妹先去把血叫回來,誠實的跟接班學姐表明自己忘了輸,好好道歉請學姐大夜把血輸掉就可以了。

學妹一臉很害怕的出了會議室,值班醫師轉頭跟我說,「病人HB5.2。」在場我也只能「哈.....哈....哈....哈哈.......哈」的逃離會議室。

學妹忘了,醫療的核心是「病人」,不是「護理師」,醫療的目的是為了病人醫療需求,不是為了讓我們好上班,失去了病人為核心的掌握,這類光怪陸離的事便層出不窮,像是急著下班,病人跌倒,拿一張衛生紙隨便壓著出血點,說「下一班會來幫你換藥」(X!衛生紙黏住血有夠難清!)、病人血氧69%,為了不想要插管加班,只Call實習醫師要他開order 把O2 nasal cannula 開到6L,交班說有call醫師來看,以及血鉀七點多,理所當然交班說醫生晚點就會來查房。

與宗教無關,但我真心覺得人的福份,是可以靠善心所累積,反之亦然。

四、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

臨床很忙,大家都希望在3秒內可以得到所有該知道的資料。

「血糖375」、「血壓160/90」,不知床號、不知單位、不知過去病史、不知刺激因子,來來回回要確認個八句十句,才發現根本call錯醫生,雞同鴨講,重點一直畫錯,該急的慢、該慢的急。

有次,N1上大夜,幫著leader學姐貼白板上明天的上班成員名牌,一位值班的女醫師(當時R1,現在是超屌的女P科學家)跟著站在後面,我問她幹嘛有空不去睡覺,她說她想知道自己明天好不好過,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她說,「好的護理師學姐,可以讓上班很輕鬆。

那是第一次,我從醫師那裡聽到對護理師的肯定,跟某些奇怪的護理師學姐說的「醫師都很瞧不起護理師」、「某某醫師就是機歪」完全不同,是實實在在的對護理師專業的認同,希望能夠正向團隊合作的渴望

不過很抱歉,那天貼完白板,她發現整個版面都是N1,整組年資加起來不到兩年,一個N2學姐佔了一年半,她非常嚴肅的說,「我現在就去睡了!」言下之意是,她明天也許會連續24小時沒辦法休息。

我想我對護理師與醫師相處的角色認同,應該是從跟這位真心尊重各種同事的有禮、謙遜的女醫師相處開始,為我對護理師的專業與地位,奠定了信心與基石,只是說來也悲傷,讓我開始肯定護理真的是一門專業的,居然不是護理師本身,而是醫師。

五、一起上班氣氛很好的


上班氣氛很好的基礎,是大家把自己的事都做好,才能相互支援。

菜鳥時,很常需要幫大家訂便當(無其它功能),我通常會看到人就問,包括醫師、RT甚至potable X ray先生,曾經只有五人上班的白班,一起訂了近30碗蕃茄刀削麵(怎麼這麼多?)。

那一天,我要轉病人上加護病房,剛上班兩三個月的病房菜鳥,對於要轉加護病房真的壓力爆表,邊推著病人等電梯,邊心神不寧,陪同前往加護病房的醫師見狀,問我怎麼臉色這麼難看,老實的跟他說自己有多害怕,他笑了一下說,「別擔心,妳交不出來,我幫妳交。」到加護病房,他就坐在我旁邊,聽我跟ICU學姐交班,確認沒問題後,才離開。

我運氣很好,那天上班的護理師們都是正常的學姐,除了我這菜逼巴以外,大家各自把自己病人處理的妥妥當當,從容的讓CPR順利在30分鐘內收工,我只需整理CPR病人紀錄、CR在跟家屬解釋病情、R在開單及Order、其它同事幫忙整床、整病歷、整急救車。

那時候的臨床工作是很忙,但不亂,CPR也好、接新病人也好,忙完大家就一起吃麵、講一些有的沒有的,再一起準備下午的挑戰。

更不用說,逢年過節會提著蛋糕到護理站跟我們說「護師節快樂」,以及忘年會抽到禮物捐出來,又加碼的,始終是醫師。

六、有能力,也願意成長的


到了加護病房,對護理專業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在加護病房與醫師同事間的合作,也遠比病房更密切。

有很長一陣子,住院醫師們不管有沒有值班,甚至不管在那邊當科,晚上都會來我們會議室吃東西,或是看書,等於我們常備至少四名以上的住院醫師,也因此,有時病房狀況不好,真的值班人手不足時,後面還有三個以上的醫師在等著接手處理,偶爾還有來拿團購飲料的住院醫師,一起下海幫忙。

那時候,這個加護病房,被CR評為「學理跟氣氛」都是最好的單位,這樣的榮景,是學姐們打下的江山,而在那裡的兩年多,讓我整個對於護理師專業信心整個大爆棚,我知道,護理師的專業,不是在嘴上,而是一出手的展現。

記得有一次,來上大夜,小夜都快下班了,白班學姐還在,這在總是準時下班的本單位,是非常罕見的,一問之下,是今天來了個罕見疾病的低血鉀病人,白班學姐在整個白班忙著穩定病人生命跡象,直到交班後才有空整理病人的病史,以及好好讀相關文獻,一弄就弄到了快大夜,而本月的病房研討會,就是這個學姐的讀書結果。

整整在這個單位兩年多,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然,即便是AHN們彼此意見不合,沒有聽過任何人說過「一直都是這樣做啊!」這種大絕,大家都是各自拿書跟最新的研究出來論劍,比的不是大聲,而是學理知識,而我一個菜鳥學妹,也可以拿著藥典跟AHN說,「學姐,這藥是排鉀,不是留鉀」。

學姐們的能力強大到可以讓整個病房平穩流暢,但她們求新知的渴望,也從未熄滅過,或許,就是如此,對醫師而言,接到我們單位護理師的電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他們相信我們會把事情處理到只等他們來插管而已,而更多時候我們的來電,常常只是「雞排來了,快來趁熱吃」。

七、能提供有用資訊的


「傷口照護,護理師說了算!」一個R1問我,病人的傷口要開什麼樣的換藥order,「為何問我?」實在納悶我是護理師,你是醫師,你幹嘛問我?他不加思索,便回了我這一句。

他說,護理師才是每天在看病人傷口的人,傷口的變化與用藥,護理師最清楚,我十分詫異!我不過是個剛來不到半年的菜鳥,怎麼承蒙醫師大人看得起,問我意見?

又有一陣子,發奮要每個主治醫師查房都跟,不然交班一定會被電得超歪的! 便拼了命的尾隨醫師們查房,在某一次,主治醫師有事講電話時,住院總醫師轉頭跟我這來沒多久的護理師說:「查房時,護理師在,真的省事不少!」

後來才理解,醫師們的養成是假設「大家都是100分,你有100分,我有100分,大家加起來就有200分」,但是護理界養的養成是「你是負100分,我長大變成50分,我被你拖累變成負50分」,我對自己專業的沒自信,居然是源自護理師養成教育之中。

但事實上,護理師就是接觸病人的第一線,我們可以看到病人心情不好是因為跟家屬吵架、我們可以知道今天血糖低,是因為檢查室比較晚通知,所以吃飯比較晚,這些非理學檢查的點滴,看似不重要,但確實是把病人當做「全人」看待的重要線索,那些醫師們看不到,但護理師會知道的重要線索。

把病人照顧好,每一個職位都很重要。

專業有幾分,尊重就有幾分


看到標題又先來個地圖砲說什麼「醫師就是瞧不起護理師」、「護理師為什麼要討好醫師」這類有的沒有的捧油,我不知道你的人生經歷了什麼,我只知道我身為一個護理師之時,跟醫師同事合作愉快,從他們身上,受益良多。

在我的職場經驗裡,沒有誰討好誰或是誰天生討厭誰,長期會被擺臉色,多半不是「男醫師喜歡漂亮年輕的護理師」、或是「女醫師人就是機歪」這麼淺碟化的原因,也提醒新進,若是聽到學長姐總是這樣評論醫師,請盡可能的離其遠一點,他們只會拖垮你成長的進度
同事就是一起工作的人,醫師是醫療團隊中的同事,不是主管更不是敵人,沒什麼需要討好或是討厭,把自己的專業做好、角色扮演好,自然會在職場上得到該有的尊重,不管是來自那個職稱。
醫院也不過就是萬千職場的一種型態,特別需要各部會團隊合作,無法獨立,而醫與護,本來就是最緊密的夥伴,不然怎麼不叫「護藥非視不可」、「養護非視不可」,偏偏就是「醫護非視不可」呢?大家不過上班混口飯吃,合作愉快,能夠讓自己緊繃的臨床生態上,緩和不少。

說到底,要護理師無限加班、共體時艱,甚至背黑鍋的,一直都不是醫師,而是我們自己的護理主管,建立現在護理制度的,也是護理界大老,不是醫師啊!

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打針並不難,難的是會的護理師不幹了!


在臨床被投訴第一名,就數打針打不上了!無論是on IV或是抽血,要把那小小細細尖尖的針頭正確的放到血管裡,看是要抽血,還是放留置針頭,每天,護理師都要重覆好幾次,學妹們常常哭著回來找學姐幫忙,每天都會來個幾個。

不是家屬也不是醫護的錯

網路上的文章,站在醫護這邊的,多是把血管分門別類,企圖教育民眾:「不是護理師不會,是真的很難打!」然後就會引起家屬病人派氣憤的說:「難道就要我當白老鼠?」兩派對立不下,關係緊張。

等等!先別急著打架,兩方都罵錯人了。

身為一個前不資深護理人員,認真的說打針這件事,說起來並不難,只是需要時間。手拙如我,在菜鳥護理師三個月內,就已經成功六七成,到半年時,幾乎八九成都沒有問題,剩下那一成,基本上都是需要ON CVP(中心靜脈導管)的血管細小脆弱病人,整個病房只有一個學姐打得上的那種。

好了,問題來了,當我成功獲得「一針」封號後,老娘不幹了!


一個護理師的流失,抹去了過往病人的奉獻


一個訓練有素的護理師離職,離開護理界,等於把過去菜鳥時期讓我練習的所有病人心血,付之一炬。

那麼多的半夜叫醒病人抽血、打針,終於在練習了三個月後,能夠在五分鐘內完成,讓病人能夠再睡回去。多少個試管的血管破裂、凝血再重抽,那些忍耐著再我們再抽一次的病人,那些看在眼裡心疼得要命的家屬心情,隨著一個護理師的離職,這些全部都白費了。


留不住護理人的是「有事護理師扛」制度


留不住護理師的,不會是家屬與病人的不爽,因為我們知道,抽了七針還沒抽上,任何人都會生氣的,那不是我們離開的原因。而真正會離開護理界的,是總是有狀況就指著護理師說是第一線,推出去所有責任承擔的醫院、體制、法律。

先來說說上新聞的洗腎出血死亡護理師判刑6月定讞(106)、病患倒臥廁所未發現護士遭判刑(97)、台北醫院護理之家失火救災(107),另外在臨床上家屬一抱怨就要護理師寫報告以及不分青紅皂白先道歉的事,就留給各位補足吧!

家屬與醫護應同心,讓資深護理師留下

專業人才的訓練,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打針技術更是。

鄉民愛說的「不想幹就別幹!」護理人運用的很徹底,執業率一向不超過六成。

不過,護理人員的大量流失,最後衰的真的不是醫護,因為我們有很多管道與知識可以取得及判斷良好的醫療品質,但一般人沒有,我們的家人若是需要住院,我們會知道要找誰來做什麼事,但對一般人來說,就是碰運氣了。

別的不說,我有次打工當隊護,在南部的一個急診室看到旁邊的阿嬤 air hunger, 我提醒了當班的小嫩嫩護理師學妹,要ON EKG monitor了,她不急不徐在半小時候通知醫師來做了12 lead EKG,說EKG還好,心跳有點快,然後兩人一起把阿嬤擺著繼續air hunger。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那段話代表的意思,請務必與醫護一起努力,讓每個護理師都是有能力獨立作業與正確判斷,這樣才不會是全部都是鬼牌,不管怎麼抽,都很衰,活脫脫是《絕命終結站》的真實版。

醫療之所以重要,在於只有一次機會,與其和護理師對罵,請幫忙投訴與檢舉不合理的護病比、超長工時、不合理的工作內容以及不該承擔的責任,讓我們的醫療環境裡的資深護理師們有機會留下,展現真正專業護理品質。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臨床這麼忙,怎樣可以成長?


學妹看完我的文章,提出了疑問,她說,「學姐妳一直說要成長,但我不知道怎麼該怎麼辦,學了英文平常也沒用、學了電腦單位也只會用word,我看不出來我有沒有成長?」

看到自己有沒有成長,有幾個很簡單的方式:

一、找個單位的厲害前輩當目標

臨床的業務說很忙,但來來去去就是同樣的東西弄得熟練,病人沒被搞死、家屬信任你、同事喜歡跟自己上班,差不多就到了穩定期,但是穩定到做得很好,仍有一段距離,可以在單位偷偷鎖定一個你覺得超厲害的前輩,以幹掉超越他當做目標。

這個目標可以是學理上的目標、生活經營的目標、個性的目標,當然也可以是人生的目標,總之為自己設定一個標竿,跳得比他更高更遠。


二、換一群自己只是中後段的朋友圈

這個說簡單很簡單,但不知為何執行上,好似大家都覺得很困難,「好無情喔!」、「我們是夥伴啊!」每次跟別人這樣說,都會被以為是六親不認。

先這樣說好了,物以類聚,你的薪水與能力就是你最常聯絡的十個人的平均,如果你總是雞首,我建議你想辦法讓自己混到牛群裡,讓自己也變成牛,這個意思。

是雞還是牛,可以試看看,當你說,「我又被阿長罵了!」你的朋友若是說,「對啊,阿長真的很機歪」那表示你就是身在雞群裡,而牛會從為什麼被罵、罵的合理性,一直到如何不會再被罵,甚至提出這系統的改善方案,讓此事永遠不會再發生。

這件事的難度,第一是要踏出舒適圈,第二是要學新知識,不然牛群怎麼會想理你這隻雞呢?



三、檢查自己是不是處理事情

長越大越發現,人只有在自己無法處理時會發脾氣。

你看那AHN都嘛氣定神閒,那個會像N2一樣總是氣噗噗,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一方面是見多了識廣,另一方面是A方案不行,手上還有BCDEFG......Z方案可以用,此路不通,換一條就是了。

而要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首重得從每件小事完整學習。

像是diet沒來,你會跑去跟阿長說:「阿長,diet沒來。」還是已經了解整個訂餐流程,知道要從系統的那裡查有沒有訂成功,知不知道還可以從點餐的人、會計那邊、餐飲科那邊、甚至看看別床或別單位有沒有拿錯等等,多方著手,透過這麼一件小事盡可能完整的學習,那麼在餐點沒到這事兒上,你就多了很多處理的方案。

日積月累,自己會知道自己已經成長了。

超越別人、超越朋友、超越自己,今天的自己,就會比昨天好,這樣就可以了。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護理要念研究所嗎?」之為什麼研究所一定要念護理?



「護理要念研究所嗎?」

臉頰還有很多膠原蛋白的學妹,問了我這個問題。

她說二技畢業後,在臨床工作了兩年,臨床業務已經熟悉了,日子好像昨天跟今天跟明天跟後天都有點大同小異,身邊的人也都是大學或是二技畢業,自己好像沒有什麼特色,主管跟學姐們紛紛都去報名醫院旁邊的護研所,好像感覺很長進,是否也該去拿個學位?

問我要不要念研究所,我先幫你釐清幾個方向吧!

你要的是念研究所才能獲得的嗎?

既然是研究所,那麼研究目的自然是擺第一位,先來看看有那幾種目的吧!

常見以「升職」為目的

研究所不是基本教育,要這個學歷或是這個學會研究的過程,應該要有其它的目的,更社會化、不浪慢、功利性的目的,像是:「當護理部主任需要碩士學歷」。

先別笑,我之前提過的學姐,她最近要碩班畢業了,她就是這個信念以非常快速的速度將拿到學位,過程中的研究、發表、論文都沒有在少,因為她的目標很清楚,她需要搬「碩士」學歷當做墊腳石,而不管是那種碩士,能夠快速取得、方便到達、學校名稱也漂亮的,就可以。

而「想取得護理進階的知識」以及「學會統計方法」這兩種目標,其實根本不需要念研究所,我前面說的學姐,她在念研究所之前,已經有很多paper發表了,在醫學中心只要想做研究,資源蠻多的,要學統計的話,新思惟也有在教,感覺上一天就變得超會投稿。

可以是念「人生開闊」的

除了升職目的,另一大類就是念「人生開闊」,人生開闊的意思就是念了覺得身體比較健康的,大概就跟奶奶會去做義工一樣。

人生開闊也不是隨便找一間念,大概可以次分這幾種目的:

「認識更多人」

需要認識人的,多半是工作需要認識人,以拓展業務,但是護理不是個會被挖角的工作,所以歸類在「人生開闊」的部份。而這目的的人會去念EMBA,而不是一般的碩士班,因為EMBA的上課時間短,又都是業界的人,在論文方面,老師比較不會刁難。

「洗學歷」

雖然說,二技也是大學,但技職體系跟大學站在一起,大家心知肚明是有高下之分的,即便護理看的是有沒有護理師牌,但對某些人來說,沒有「念過大學」總是心中的一個小點點,這種目的下,那就要拼一點,以台大做為唯一目標,這邊也包含媽媽想跟別人講「自己女兒是碩士」、「討厭的學姐有碩士」的部份,總之是為了名聲好聽而去念。

「獲得更多的知識」

喔,這個就有趣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不一定是護理知識,現在的高教,因為學生招不到的關係,很容易報名就上,加上並非所有科系都需要大學是本科,以及大家都想沾到一點醫學邊,頂著護理背景,其實蠻多學校可以念的,不過會一直被別人問為什麼。


〔護理〕〔研究所〕之外的更多可能


研究所的目的除了上面那幾個,還有這兩個目的,是護理相關論壇少有人拿出來討論的:

「延伸護理的可能」

研究所不是都要本科系才能念,很多人文科技很需要醫學相關人才加入,因為白色巨塔對他們來說,完全無法想像,無論是薄弱的醫學知識、霧裡看花的臨床運作或是想當然爾的病人需求,對他們來說,都很困難。

外面的人很難跨進來,醫界的人很少踏出來,因此,常見到號稱是醫療發明,可以改善病人或是臨床流程,非常的漂亮精緻,但是一看就知道無法在臨床使用,反之,護理人發明的都很實用,但看起來都很廉價,無法商品化。

若是你滿腦子想法,也許可以考慮設計系所,帶著你的滿腦在臨床顯得標新立異,卻是天馬行空的好點子,到設計系所,學會商品化的過程,也許沒幾年, 已經有幾個專利在手,在家數錢了。

亦或者妳很會寫文章,可以透過傳播系所,讓自己的護理文章變成易讀、好懂、容易散佈,可能也讓自己在業外,還有其它收入。

「接受不同文化的刺激」


出國玩,跟出國住是截然不同的心情,護理久了,會以為每個人都知道急診不是因為急才來,應該是快死才來,事實上,從急診總是塞爆看來,我們熟知並習以為常的基本知識,在塔外的人看來,真是跟達文西密碼一樣的深奧,像是原來護理師不是只有打針發藥,還有護理診斷,以及外人以為醫德=醫生握住病人的手。

另外,護理人5分鐘要得到答案的態度,跟塔外的「一天算快、三天正常、七天也可以」速度比起來,真是飛機比火車,更不用說只要站得起來就來上班這種泯滅人性的堅持。

在醫院各科間的特性已經很不一樣,外科爽朗、內科嚴謹,而非醫療業間彼此更是天差地遠,在研究所,若是有機會與不同文化背景合作,所獲得的刺激,也可以幫助自己更理解這世界的運作。

更不用說,若是論文寫的非護理相關,那過程說有多想死,就有多想死。


結論,研究所念的是「自己」


研究所是沒有非必要念不可的,加上將投入的心力與時間,可能遠比只要修課就好的大學生涯,難上數十倍,更可能無法畢業,一場空。

我一位念護研所的同學,她的研究所同學,全數休學,只剩她一個苦苦撐著,原因是她覺得我都可以畢業,她一定也可以。

我離開臨床後,去念了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傳播相關系所,在護理工作長期輪大小夜後,要拿起與過去念的完全不同的書本,面對競爭者都是小十歲以上台政清交師等名校的應屆畢業生,我一個技職又畢業這麼多年的人,光國文與英文的準備,就已經是吃盡苦頭,更不用說社會科學思考邏輯跟醫學像是光譜兩端的專業科目準備了。

可是我考上了,也畢業了。我沒有辦法定義什麼是「好」的人生,我只能說,我現在過得很爽,每天都覺得愉快,很知道自己站在現在,未來要往那裡去。

念不念研究所這檔子事,可以視為一個學歷決策,也可以視為一個人生決定,前提是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想做什麼?才能為自己做出一個好決定。

這世界好大,我們一起玩吧!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護理學姐「虐待晚輩」五大心法


轉載請附上原始連結:http://whitenusky.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html

拙作最近又再被「醫護非視不可」選稿貼文,沒想到這麼久之前的文章「最瞧不起護理師的,就是護理師」,大家仍是非常有共鳴。這種爭議性高的文章,有人叱之以鼻,有人覺得一針見血,當然也有人為自己反駁,不管喜歡與否,熱熱鬧鬧,讓大家表達自己意見,蠻好的。

其中最吸引我的留言,就是下面這組啦:「醫生在虐待晚輩這塊最少也輸護理界兩百年,看不到車尾燈阿」!!


這句留言,激起我塵封已久的手癢fu,就容我為大家整理一下護理界搞晚輩的五大心聲,向這位林醫師說明一下,您說的狠甩車尾燈200年,真是太小看我們護理界了。

人緣超差的小妹我,以身試法,親身體驗了幾位經典級的學姐,對於學姐們的心情以及那些沒說出口的心底話,也略有所知:

1.我都會,你都不會:「碩士畢業也不過這樣嘛!」

我當新人時覺得自己真是蠢得像頭豬,因為接我班的學姐,每一天都用非常污辱性的方式與動作跟我交班:「妳不是二技,連這都不會念?」、「你連X光是急單還慢單都不知道?」、「檢驗在Kardex是錯格我怎麼寫啊!」、「藥單這麼醜我藥怎麼發?」,什麼拍桌子、丟筆、轉身走人、充耳不聞,更是日常風景。

更直接的,會在我白班交班後才有辦法加班做管路護理時,直接到我病人床旁,把車推走,說:「妳去用別台」,原因是她覺得剩下的「4」號車,不吉利。忘了說,我那時是二技工讀生,只有第一週有學姐帶,第二週開始就要獨立上班,而我所在的單位,是每天會插五支endo的胸腔科病房。

在一年後,我總算知道,我原來在病房新人時期不是笨,是經驗不足,是常規知道不足。
我的病房常規已經熟悉,學理開始進步後,我看著當初這樣罵我的學姐,停在原地,還是只能電新人常規,驕傲的認為自己都知道東西擺那裡,以及那個單該丟那個籃、IV bag 貼紙貼前面不是貼後面等這類表面事物,對於新的事物,如X光已經改成PES系統、更換無針SET,仍堅持維持「傳統」,一樣會問新人:「X光急單還慢單?」、「SET為什麼不插針貼膠帶?」。

日子再久,依然是:沒有學理,只有無理。


2.我在說,你就閉嘴:「態度不好就是錯的!」

承上,沒有學理,只有無理,但為了維持學姐的尊嚴,「除去異類」是必備的技能。

但因為通常只在意表面事物,以及對於新的改變接受度很低,換句話說,就是他的每一天,其實不是又過一天,而是dito了一天,知識與能力今天、昨天、後天,都是同一天,這十幾年來,都是同一天。

可是學妹想的不是這樣,無論是醫學知識、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跟那十幾年前,學姐還是新人時的想法早已翻了五百次,光請假是打電話比較有禮貌還是發email還是傳Line,就已經鬧得人仰馬翻,然後,學姐就會說:「妳這什麼態度!」

剛當新人時,我不知道被罵過多少次態度問題,但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學姐可以在十點時把所有手上的藥梭哈,反問學姐,學姐說:「我有提醒病人,這是飯前、這是飯後」、「病人在家也是這樣吃」、「急診也是這樣發藥」,然後在12點把退藥都退好,開開心心吃一個小時的午餐。

但在那時,我是錯的,因為整個白班五人,我是唯一一個分兩次發藥,一點多才能退藥,書記會歪著頭等我一個人結單,病房書記居然是整個單位唯一支持我一點發完藥的人。

總之,我很怪,態度很差,每個錯誤,除了被學姐電,還會被投訴阿長,我一直記得會談時,阿長對我說:「人緣不好,人家都不會cover妳」。

阿長說得很明白,就是:不論對錯,只論態度。


3.我很行,是你不行:「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特別是遲到的部份,這新人們應該很有感。學姐都準點來交班,準時下班,但是學妹若沒有提早半小時來上班,以及晚一小時下班,那便是草莓族,只想享樂不知上進,一定是事情偷吃步沒有做完,絕對不是學妹有自己的辦法,或是做事比較精準,因為自己新人時,都是每天下去刷完卡,再回來打記錄,所以一樣準時下班的學妹,一定是擺爛

雖說我新人時確實是漏東漏西,狀況連連,白班必需六點上班,晚上十點下班,同班學姐每天時間到跟我再見,不忘微笑的說:「學妹加油」。

一直到換月,由其它學姐當Leader,我突然可以準時下班,而且事情都得完,我才知道,學妹能不能有正常的工作時數,跟能力強不強的leader直接呈現正相關。

當然,當然,學姐何必一定要cover新進?大家都只是領一份薪水,特別像我當初這麼不得人緣,自然學姐們是管你去死,最好是趁早離職,省得看了礙眼,至於單位能力有沒有辦法提升、整體病房照護品質如何,甘我屁事?

對學姐來說:沒有團隊,只有個人。


4.我不用好,只要你也爛:「那學妹真的好『積極』喔!」

「好積極」這句話,我聽過幾次,都是在同一位「立志當阿長」的學姐,被其它較為資深的學姐,用一種很耐人尋味的語氣說的,怎麼說,有點尾音上揚的、有點瞇著眼的那種。

但我跟這積極學姐很投緣,當年我N2,她長我一年,幫了我很多忙,也是我離開護理界這麼多年,還是常常有聯繫的學姐,其實,其它學姐都誤會她了,她不是想當阿長,她應該是想征服護理界,表現出想當阿長,已經是她謙虛後的樣子。

事隔十年,這積極學姐一路過關斬將,已經將完成碩士學歷,當過阿長,現在已經轉到行政中心,往高專的方向前進,穩穩的,一直向上爬,而最令人感到讚嘆的是-她始終如一的帶賽,是的,聽說她經過的單位,各式各樣的案發率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也難怪她爬得這麼快,因為她的工作經驗是一般人的兩倍。

反觀當初冷冷的嘲弄說著評論的學姐,一樣是日夜輪班、一樣的職稱,一樣是基層護理人員。不只是在工作職務的企圖心上,其實只要多跟醫師請教學理,就有機會獲得這句話,只不過背後的意涵又更深一層了呢!

對她們來說:自己不爬,你也別爬。




5.我錯了?你想多了:「不對,你再去查!」

最後,來到的學姐們的大絕,就是有很多想法,但終究只是個人意見,與真實脫節,甚至與事實脫結。

新人最常見的是臨床搞不懂的事,被學姐叫回家查學理,有時候是新人真的蠻誇張,低血壓查成高血壓,但有的時候,是學姐也弄不清楚。

印象超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小夜,聽到某學姐正意氣風發的在電新人妹妹「NG為何要『前』灌水」,我眼看著我都發完藥回來,學妹還在會議室裡圖書櫃裡不知道要看那一本好,我便多事的假裝喝水,順手拿了基護常規給學妹,卻被學姐抓包,手環胸的指責我:「妳很厲害嘛,那妳說啊!」

我心想:「NG要前灌水這麼無聊的問題,也只有菜鳥會妳嚇呆答不出來」順口就說出:「以潤溼管壁及刺激胃液分泌,且再次確定管路通暢」,沒想到學姐下巴抬得老高:「不是,是為了洗管壁裡面的殘渣!」那得意的樣子,我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學姐,妳講錯了,那是之後。」我反射性的講出這句話,這下明白自己為何不得寵了。

學姐一臉怒,正想開罵我學理不足,我便把剛剛拿給學妹的那本常規,翻開「鼻胃管灌食」上面白紙黑字就寫著:「以潤溼管壁及刺激胃液分泌,且再次確定管路通暢。」學姐臉一陣青一陣白,接過去,假意的翻了一下,說了我人生所見識的厚臉皮巔峰之作:「編教材的學姐寫錯了,我再跟她們說」。

對這些學姐來說:不需事實,只想動嘴。

因為只能不變,所以害怕萬變

沒多久,我因緣際會的請調到加護病房,才知道護理界的學姐,是有很多又聰明、又有能力、又懂學理肯接受新事物的,不是都這樣的,這些會長大的學姐,在學理上知道得越多,態度越溫和,與醫師及藥師、營養師等等的關係越好,整個團隊像航空母鑑一樣前進,當然,學姐也越知道新進會犯的錯,也知道怎麼引導學妹長大,讓團隊進步,或是,真心的告訴學妹不適任這個單位,協助她到合適的位置。

也是透過兩次當新人,我理解了,會電人、辱罵人的學姐,多半是停在原點的人,因為無法長進,所以很怕改變,很怕自己未知的一切,因為太害怕改變,所以希望大家都跟自己一樣,也因為無能力改變,所以盡力的擋住所有不同。

而她們能夠使出的招數與自尊的建立,也只有建立在用少少的已知,電電新人,好在護理界永遠不缺新人。

說來悲傷,看著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姐們,跟看政論節目很像,尤其愛為高層的作為發出評論:「這對老人不公平啊!」、「醫院只照顧新人啊!」、「就把護理人員當成高級女傭」、「單位風氣越來越糟了!」等等,但到底實質內容、公布法令、內容是怎麼做、怎麼改進、需要什麼成本等執行細節,大家都只是「聽說」。

演變成大家就只是講講話,然後兩天後、三個月後、甚至現在十年了,抱怨的內容一樣是:「爛阿長」、「爛薪資」、「爛醫生」、「爛學妹」、「爛病人」,把僅有的尊嚴建立比學妹資深上,表現在「我比你懂」。


怎麼看自己,怎麼看別人


有幸在加護病房裡,因為業務合作,看到醫師們帶著一樣不懂、無知的新進醫師,即使是總醫師很想進來吃我們團購的蛋糕,而學弟問的是CPR要開幾支藥的常規問題,他還是耐著性子慢慢的解說,眼睛頂多是瞟幾眼我們是不是快吃完了,但態度與語氣上,不曾出現:「你要不要回去自己查?」

我想,醫師養成與護理師養成,最大的差別,就是:「成長」,醫界是:「我會長大,你也會」而護理界則是:「我長不大,你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人,只不過護理界養成環境中,最後會長成這樣的,人數好似不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幾個,等媳婦熬成婆、熬成太上婆,這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然後,然後,我們就屌甩醫界至少200年了。

不信,是不是很多人標題看一眼,然後就開始留言放大絕說:「真的有學妹很爛啊!」、「都是學姐的錯就是了!」、「學妹就是寶!」,而真的想要改變這氣氛的人,很少。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護理人,問錯問題了

不在臨床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最有趣的是每次跟還在臨床的同事或同學聊天,倒是數十年如一日,一定不外乎:

阿長偏心
學姐靠北
學妹很笨
病人很trou
家屬機歪
醫生輕視

這六大關係人像是天空中的六角星一樣照亮著整個護理界,其它什麼班很爛、被壓迫、被扣薪等等,都只是散落的小點綴,關心的人少之又少。

「護理界就這樣嗎?」你意志消沉的問。

唉呀,護理界當然可以不是這樣,前題是:我們問對問題了嗎?


是的,我們問對問題了嗎?


在我臉上還充滿著膠原蛋白的那個時候,每天在病房橫衝直撞,也許是初生之犢,在那個弄不懂的時期,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我們病房是胸腔科,胸腔科的病人會被送去開port-A(化療用人工血管),裝完後的隔天會在病房打化療藥,學姐們再三警告,化療藥是藥也是毒,請戴好手套、口罩,務必前後都得洗手。

每次打針,都非常緊張,記得學姐說:「把針頭插進port-A的lock後,要用『布膠』纏緊。」每次我都很認真纏住,然後小夜班拆針時都很痛苦,因為布膠真的是超黏,但學姐說不能用紙膠,一定要用布膠,才不會掉,常常在拆的時候手套就被布膠整個黏住,最後不得不把手套脫掉才成功拆除,除了常用力拔時會把針也拔出來的針扎以外,或多或少手會沾到不明液體,啊~啊~學姐說化療藥有毒啊!!!!

每次有化療病人,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髒話與髒話與髒話的大集合,直到有一天,幾個差不多時期的新人一起吃早餐,聊起了這件事,我盡量場景重現:

「port-A插針真的好難拔喔」A邊喝紅茶邊說,
「對啊!藥都會沾到手」B咬了一口培根蛋說,
「真的是很麻煩呢!」C無意識的說完轉頭看老闆怎麼不上他的早餐,

然後,第一個上菜,已經快速吃完蛋餅的D說:「為什麼不能直接lock接line啊?」請注意,這邊的Line不是可以買貼圖的那個LINE,指的是吊點滴的那個管路,在臨床我們稱為「line」(這誰不知道?)。

對啊,為什麼要拿針頭插Lock呢?為什麼不Line接Lock鎖好呢?為什麼?

這件事兒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但因為我們都是新人,一向都是學姐說、我們做,事情都做不完了,那有空每件事都問為什麼?

「學姐都是這樣說的!」


初生的我們這四犢,沒有在怕的分頭去問了阿長、AHN、以及NP及VS。

結果是:VS完全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而AHN跟NP都是在這病房長大的,她們對於我們這種想法感到離經叛道,不可思議:「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我印象很深刻,當我心中的偶像NP學姐回答不出所以然後,她搬出了這句話,讓她在我心中的形象從天堂跌到谷底。

因為問不出所以然,也找不出什麼病房常規,為了安全考量,我們就直接改成Lock鎖好,不另外插針纏布膠的奇怪行為,大大降低在更換藥品時的針扎風險,但其它護理界的學姐對於我們的行動感到十分困擾,他們說:「那個Lock鎖太緊了!很難拆!」然後說:「我接班時就是要Lock插針!」

變成那段時期,如果交班是給新人,那就好好Lock接Line,如果是給二年以上的學姐,那就要在下班前換成lock插針,學姐則無敵,不管是給誰她們都照自己的插針做法,那一段時期,搞得整個病房一團亂,每天都客制化交班,下班前大家都很忙,病人也會問東問西。

最後,終結這場混亂的是我們剛調來的阿長。

阿長以前是腫瘤科的,也不理解我們病房Lock插針的原因,但她認為,Lock既然有設計鎖頭,就是要拿來鎖的,然後正式的寫在交班本上公告。新人開心的像是打了一場勝仗,再也不用lock、line換來換去了,不過學姐們的脾氣還是出了一陣子,交班沒什麼好臉色,也應該一直在LINE上面罵我們Line的事吧?

問「怎麼解決事情」,而「不是歸罪於個人」的問題


這個小風波其實現在想想,蠻無聊的,但我們可以來看看大家都問了什麼問題。

我們新人的問題是:「怎樣給藥比較安全?」
而顯然學姐問的是:「嘖,學妹怎麼不受教?」

我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定是有個什麼原因讓學姐們把這件事留下來變成了傳統,可惜的是,當學姐還是學妹時,沒有想要問問題,沒有對事情感到好奇,所以這件事變成了「傳統」但說不出「合理性」。

說新人獲得勝利嗎?

其實也只是因為我們整個單位的新人很多,流動率很高,根本沒什麼資深人員,連阿長都是新的,反而可以接受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類似乏人整修或是守護的古蹟,稍微碰一下,很容易就碰掉一些古董的,碰掉的是不是珍寶,沒有老人解說,真的也無從得知。

回到跟護理同事或同學聊天的場合,面對護理界的種種亂象,護理人常見的解決方式其實沒有在解決問題,大家看似在問問題,只是在說:「我很辛苦,快拍拍我!」,像是:

「學妹怎麼這麼笨?」
「阿長怎麼只會跟長官開會?」
「學姐兇什麼啊?!」
「醫師講話幹嘛這麼瞧不起人?」

這些左聽右聽也只是抱怨,並沒有人想要真的解決問題,通常會講出200個例子佐證,然後十年後還是一樣的情況,從甲學妹變成乙學弟罷了。

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夠聽見護理界的同仁問的不再是這些找代罪羔羊的問題,而是著重在解決; 比起千篇一律的抱怨跟對立,我希望大家能夠更新問題,不歸罪個人,而是更聚焦在問題核心:

「學妹怎麼教才會變聰明?」
「怎樣跟阿長報告他才會重視?」
「怎樣可以壓制機歪學姐?」
「怎樣可以被醫生瞧的起?」

只有問對問題,才有機會找出解決方式,也只有面對問題,才能沒有問題。

我知道寫這個,就會有人衝出來說:「只是混口飯吃,幹嘛這麼認真?」之類的, 唉,大家一起前進,不要一起玩泥巴,好嗎?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喔,又是「忘年會」!

我從小就是康樂,已經當到忘記我那幾年不是康樂了,往往是到新單位上台自我介紹後,我就變成康樂,我到現在還是不懂,自我介紹能有什麼好笑的?

進了臨床,明明忙得要死,我一樣是康樂,臨床的康樂比學生更多事,除了臨床業務,還有自己的報告,我還得準備單位迎新、聖誕節聚餐,還有科組的一日遊與兩日遊。

經過了這麼多大大小小的活動舉辦,每年的忘年會,我都還是需要獨自一人自我催眠:「事情做好最重要,面子不重要!」

每個人都出嘴,但不出力

一個月前就得開始準備,我得先把所有來過我們單位的醫生名單列出來,然後勾選潛在給紅包的醫師。然後隨著時間接近,發邀請卡、電話邀約 ,然後還要用自己的時間穿插活動排演。

當忘年會康樂真的很兩難,因為學姐上班時看我拉客會生氣,但抽到大紅包時會開心。

若是兩手一攤,不弄了!阿長就會過來詢問:「今年好像人氣很差,好多醫生都不來?」

若是一直陪笑,同班的學姐會說你:「不用這麼積極吧!」

活動多準備一點,合作的同事喊好累不想練,活動準備少一點,會被客氣的問:「今年走氣質風嗎?」,不管怎麼弄,想發表意見的人總是會飄到耳邊吹兩口,嗯,是每個人都有兩口氣要來吹一下。

有時候做得太積極,學姐還會怪我怎麼一直纏住醫生,一直聊天當酒店在上班嗎?

都說是同事,但卻跟醫師要紅包

活動的內容或是這些碎嘴也就算了,煩的是要募款。

我並不喜歡跟別人要錢要禮物,可是這是單位的面子,是行之多年的傳統。年終大家比的都是單位大獎,單位大獎是由獎項金額做比拼,獎項的金額,端看醫師跟廠商的紅包多寡。

當時年紀小,覺得學姐說單位傳統是這樣,那就是這樣,要努力募款,為了單位面子(握拳)!

但是,現在想想也矛頓,從護生時期開始,護理長官和老師都告訴我們:醫師是同事,不是長官」,要求護理師擁有各司其職的專業,怎麼一到了忘年會這類場合,每位醫生都得要包紅包給去過的護理單位?反之,那個護理單位或同仁,曾包紅包給醫師、營養師或是檢驗師的聚會活動?

你說因為醫生錢賺得比較多?可是住院醫師跟護理長的薪水差不多啊,有些督導還比住院醫師高呢!

你說因為醫生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可是我們是護理師,又不是土匪?

你說因為醫生感覺很好要錢,軟言兩句就有了,這點倒是很符合現況(摸下巴),連平常加班費都困難從護理長那邊成功申請了,更何況是額外的現金。

也許護理界並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每年熱熱鬧鬧開心一場,走過了誰又記得什麼,不過是年覆一年,日覆一日,我想「傳統」,這詞兒,在護理界是非常重要的吧!



最近熱門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