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中,what's app 傳來訊息:「可以介紹比較好的神經外科嗎?」傳訊息的是曾經某次辦活動合作愉快的廠商,談不上熟,只是認識。
我問:「請問是什麼症狀呢?」
醫護人員的身份,總是會讓身邊的人特別留住你的電話,在特定的時後告訴妳他為自己下的診斷及認知結果,然後讓你花很多時間去澄清其中的盲點及錯誤的所在,像是醫生不開殘障證明不代表他是爛醫生,而是政府規定、護理人員不肯優先幫你處理,是因為感冒發燒根本不需要掛急診、胸口悶悶不見得是心肌梗塞,可能只是褲子鬆緊帶太緊造成的腹壓上昇等等。
再接著把自己花了十幾年、數十萬的學習成果及臨床經驗所得到的專業判斷以簡單的方式解釋說明,或是建議相關專科醫師,最後會在他半信半疑中說聲:「謝謝」後掛掉電話。而,這幾十分鐘的專業會談,理所當然的,免費。更煩人的是-他在下次遇見你時,仍會向你抱怨遇到爛醫師及爛護士,叫他開個藥、打個點滴都不肯!
我想這次應該又是個自我診斷「長骨刺」或是「坐骨神經痛」的狀況,覺得自己需要開個神經刀之類的,醫學,就像挫冰「任選四樣五十」一樣簡單容易。總之,他想要神外醫師推薦名單,也得先給我症狀吧?!
「車禍頸椎神經斷裂」他回我。
神經斷裂這麼冷靜沒有用打電話而是用APP,還有時間找其他醫師問第二意見,那麼他所定義的「神經斷裂」和我腦海中所浮現的Trama Blue應該是不同種;又或是真的是嚴重度極高,家屬(不可能是本人了吧!?)喝了過多紅茶,過份淡定了。
「有醫生就快點處理,不要再挑了!」不曉得到底多嚴重,快去找一個專業醫師看看病人。快!快!快,搶在血塊、搶在壞死、搶在永久損害之前,快!快!快!
「可是他們一直不給開」他說。
喔!喔!這病人應該是新鮮的,急診同仁想必又是飯沒吃,正在處理中。「病人在急診?」我猜想,如果已經到急診了,至少可以稍稍放心一點,只是神外不開刀,要嘛不用開,要嘛不能開,或者是醫生沒有三千萬的「誠意」而不敢動刀。
「進加護病房了」他回。
我告訴他不開刀一定有原因,請去先好好了解不開刀的原因。專業的判斷,有專業的理由,不是願意開刀的就是「好」醫師。
結束app,讓我感到有些困惑的是,他們現在是身在台北某教學醫院的加護病房裡,但還在找尋肯開刀的「比較好」醫生。
app給我的那個人約莫也只有二十五歲上下,這是不是說,在往下的那個世代,連傳統對於醫學「廟大和尚大」的信任感都消失?甚至可能我這個沒看到病人的路人意見都大過於臨床一線人員。現代,專業的知識建議比不上轉寄文章或是某個鄰居不求甚解的推論、講求信效度嚴謹科學研究,比不上大眾媒體上的「據研究......」、「疑.......」、個案的經驗大於大規模的統計、專家意見比不上連基本CPR都做錯的名嘴、法務人員覺得自己沒告贏一定是醫醫相衛。
這些不用負責任的言論,影響了病人遵從性、拖延了就診黃金時間、干擾了必要的醫療處置,最後卻全部由醫事人員買單。
我們的社會,到底是怎麼了呢?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在Facebook上看到了長庚CVSICU1自拍的影片,那衣服、擺設、設備都好熟悉,以前我也是在心胸科組的加護病房上班,看完影片,有好多感觸喔! 影片請看 這邊 這個加護病房,是以忙碌號稱的長庚中頂級忙碌的單位,但是裡頭的每個nurse都能力、學理超強,有時候她們到我們這...
-
林醫師獨坐在會議室裡喝著悶咖啡,如果值班可以喝酒,他就是喝高梁或是純酒精了。 「幹嘛!外面不是很忙嗎?」急診外面一團亂,一個酒駕未滿十八青少年,偷拿爸爸的鑰匙帶著同校的四個美眉,半夜兩點喝完酒在大度路狂飆,不知怎的撞爛了護欄也撞爛了自己及同車美眉們的腦殼。 一如往常,接到...
-
有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一下,看看大家的看法。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病房護士接到了一個氣喘收入院的病人,在照顧了幾天後病人主動告知有HIV(+),經過聯絡後發現負責該病患的社工教導病人不需要告知醫院他帶有HIV,社工表示: 1.經驗論-病人會被歧視,甚至沒有辦法收入院,進...
-
每次看柯南我都在取笑柯南被死神附身或是米花市的治安怎麼這麼差!一天到晚都有兇殺案!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本人我遇到人員受傷的機率也不低,這讓我慢慢思索也許我不該這麼苛責那個長不大的高中生,他也是有他的苦衷........。 昨天我不過就是一早心血來潮去買個早餐麵包,一過馬路就...
-
同學在Facebook 上貼著一句怒吼: 真的夠了!!!!我不是你的傭人!!!不是下人!!!!更不是一隻狗!!!! 我要做我自己!!!!!!!!!!!!!!!!!!!!!! 眾人七嘴八舌的忙著安撫,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不是因為事情.....是態度! 他總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從不...
-
一個可愛的前同事在她的臉書上面,發表了一篇上千字的憤怒文,主題是在強調-學姐不應該以自己的年資或職級來壓迫學妹,更別以為「資深」就代表學理和態度是成正比成長。這篇文一出,看得我點頭稱是啊! 遇過太多學姐,明明已經要邁入第二個五年,但學理卻停留在第一年,一不小心就問倒學姐,然後她就...
-
算算在臨床時間並沒有很長,但運氣很好,離開一線這麼久,仍然跟多位我N0他Int、我N1他R1的醫師同事保持聯絡,可惜因為已經不在職,便沒有機會在電梯裡遇到一起進入職場的醫師時,跟學妹說:「 這張P,我可是看他從R2開始長大的呢! 」(張P,若是你覺得這句話眼熟,我是抄襲你很多年前...
-
Salonpas OR兩年/現讀非護理研究所 是否你曾經跟我一樣茫然? 我是Salonpas,大學畢業後在北部某醫學中心工作兩年。我選擇OR並不是因為興趣,是大四那年忽然發現不知道為什麼要念護理。這對念了七年護理的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後來,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
"學妹"是很天兵且無法控制的一種族群 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令人倒吸一口氣的想法或舉動 像是突然間換掉病人的管灌奶種類 理由是-一直喝一樣的會喝膩 其實這也不是都沒有道理 她是個可愛且替病人著想的護士 只是當植物人靠著管灌飲食生存時 最好是不要輕易的換奶 因為這些...
-
每次難得放假時想要出去玩,想說來個姐妹們的聚會,享受優質女性的心靈交流之旅,去感受樹木的靈氣或是溪水的沁涼。偏偏大多數女生朋友都是路癡,往往預期是在早上就要到的目的地,然後吃大餐,晚上還可以唱歌,不知怎的已經過中午還在遇到鬼打牆,莫非是大家都背太多冤魂了嗎? 在迷路中花掉不少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