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愛的前同事在她的臉書上面,發表了一篇上千字的憤怒文,主題是在強調-學姐不應該以自己的年資或職級來壓迫學妹,更別以為「資深」就代表學理和態度是成正比成長。這篇文一出,看得我點頭稱是啊!
遇過太多學姐,明明已經要邁入第二個五年,但學理卻停留在第一年,一不小心就問倒學姐,然後她就會說:「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或者假裝妳很笨,用「妳回去查!明天過來告訴我!」這個方法掩蓋自己的不足。
我在第一年當學妹時,遇到一個很討人厭的學姐,我還蠻感謝我在初當社會薪鮮人時,就遇到一些超討厭的人。她那兩年帶給我的痛苦,讓我很快了解人世間的黑暗面,讓我覺得不可能有人會比她更壞了,所以這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好人,未來的一生,我再也不會遇到低潮了;另外一面是給我一個借鏡,讓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這個樣子。
小燕學姐很惹人厭,原諒我這麼直接,因為我真的很瞧不起她。她是那種其實只有三、四年的年資,但是整個單位平均只有一年,所以她比我們資深三、四倍,就總是擺出「我是學姐,妳們是豬!」的那種態度,雙重標準是常規,她還會主動造謠、陷害學妹、擺爛病人(病人會掛點的那種)、份內工作叫別人做、出一張嘴酸人,整天向阿長進饞言、灌迷湯,哄得阿長飄飄然,以為她是難得的心腹的那種人。
至於我為什麼還要叫她「學姐」,和我前同事的理由一樣-是我有禮貌,而不是我尊重妳。今天的主題是學姐的學理,那些她草菅人命、陷害學妹、懷疑她養小鬼等韓劇八點檔的劇情,我們留在下次再聊‧
話說學妹們剛進單位,什麼都不會,這學姐就很愛在這時表現她僅有的學理。那天小夜不太忙,我坐在護理站裡打著我的記錄,耳朵邊傳來這學姐問新來的小曹學妹:「NG tube(鼻胃管)為什麼在灌食前還要再灌一次水?」小曹學妹一如所有的菜鳥,呆立站在原地不敢動也不敢回答,學姐下巴一抬,音調很高的說:「妳給我去查!」,剛來的學妹總是搞不懂輕重緩急,也不敢去先弄完病人的事再回來,把學姐的指令當成是第一順位,誠惶誠恐的進到會議室去翻書。
只是學妹怎會知道怎麼查呢?
眼看著學妹卡在裡面已經過了十多分鐘,就快要到發九點藥的時候了,學妹還沒打紀錄,再摸下去,又要到淩晨三、四點還下不了班。多事又雞婆的我,走會議室,假裝是要去喝口水,再自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到書櫃前拿出標準技術手冊,翻到NG Feeding(鼻胃管灌食)那一章,遞給拿著內外科課本翻來翻去找不到答案的學妹。
突然間,學姐發現了(她一定有養小鬼):「喔!妳很棒嘛!還要教學妹!那妳來告訴我是為什麼要先灌水?」雖然我心裡的OS是覺得:「妳在污辱我嗎?」但是臉上和嘴上還是為了生存不得不擺出尊敬學姐的表情與語調:「是因為要確定位置正確......」。
被抓包的我,語音還有點顫抖,畢竟每次得罪她後,下場都很慘。不是向阿長亂告狀、就是故意丟爛班給你,再加上三不五時的電一下。為了生存,還是忍辱偷生一點好。
她:「位置正確?都已經放這麼久了,為什麼會不正確?」
我:「..............因為病人會亂動?」
接著她說:「如果位置會不正確,妳還灌水,妳不是要淹死病人嗎?」眼睛睜超大,彷彿是我是古裝劇裡被抓到的殺父仇人。
我:「..............................」(os:啊~如果管子跑到肺,一點點水病人就會咳,純水進肺比牛奶進肺好吧?而且還會反抽啊~又不是一下就給他灌下去.........)年資也很淺的我,和小曹學妹兩個被學姐的氣勢震懾到只剩心裡的OS。
但是,某種程度上,分不清是白目還是有種的我,不經大腦的問了一句:「那學姐,請問,為什麼要灌水呢?」人會黑不是沒有原因,職場經驗訴我,學姐在罵你的時後,惦惦是最好的選擇,可惜那時我沒有什麼職場經驗,我想也是因此,開啟了我未來兩年的大黑暗期。
當我語畢,我卻看見她那得意洋洋,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的表情,她說:「是為了要把食物殘留在管璧上的髒東西沖下去!隔了兩、三個小時,上面都會長菌!」我和小曹學妹互看了一眼,心裡有疑惑,這明明就是灌食後的步驟,她弄反了還自得意滿。
我,仍然保持我的白目個性:「學姐,那把菌沖下去,病人不會落屎嗎?」接著她就給我一個,我這輩子也不會忘記的腦羞成怒的表情,她指著我手上的手冊:「是嗎~?妳去給我查!」我查了,但結果更慘,因為証明學姐真的是錯的。
學姐看起來很火,但她最厲害的就是「她不會犯錯」這點,所以她說了所有學姐都會說的那句話:「我們學姐都是這樣教的」但她有進階版,她說:「我會再和編輯委員說她們寫錯了~。」接著學姐就若無其事的走出會議室,推著她的小藥車,到病房發藥去了。小曹學妹抬頭和我互看了一眼,她感激的說了一句:「學姐,謝謝!」我拍拍學妹,心裡感觸十分複雜,示意學妹該去發藥了。
經過這件事,我知道,我死定了........‧果然之後的日子更加難過,直到我離開這單位轉到加護病房去才有光明的人生。長長的兩年時光讓我成長也豁達不少,我想,如果不是她的「教導」讓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長成那樣,很可能臨床的熟練與重複,也會讓我變成這樣不知長進的人吧,無論如何,我還是運氣很好的遇到一些偶像型的學姐,有機會讓我看到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離開臨床好一陣子了,看到同事的這篇文,過去的點滴又翻湧,護理界黑暗歸黑暗,但偶爾也是會有桃花園的出現,如果你/妳的運氣不好,沒有遇到很好的學姐和工作環境,努力看看,先從改變自己做起,去創造一個,一個讓學妹、病人、自己、醫生、呼吸治療師等等都覺得,因為有你/妳,所以上班很快樂的環境,讓自己變成一個,隨著年資和職級增加,而越來越受愛戴的學長姐吧!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三點多,小夜換好衣服準備點班。一走進護理站就罕見的看到白班都在打紀錄,轉頭一看,果然是阿長辦公室深不可測,激發了大家的潛能,速速回到護理站。 臨床護理人員都知道,當阿長把護理長辦公室的門關上、窗廉拉上,如果不是年終大約談,就一定是有誰幹了什麼,被請到阿長辦公室裡好好會晤一番,...
-
....... 有個護理同仁打錯了針,傷害了一條寶貴的生命,傷害了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一個丈夫。 ....... 這件事責無旁貸,是我們的疏失,是我們打下那致命的一針,造成這不可逆的結果。是的,是我們的錯,我們應該要承受社會的公評和譴責,以及無法避免的法律責任。不管是之前的北...
-
只能發出烏鴉叫聲的我 已經完全被同事排斥了 一天內從醫師到打掃的阿姨都叫我別再講話 "好~你不要講話" "不要再講話了" "噓~安靜一點" "不要吵" 我像是被孤星淚裡的小主角 只有被大家踢來踢去的份...
-
PTT上因為一則護理師正名的的新聞(從護士小姐改叫護理師),吵得不可開交,也讓護理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人氣。簡單來講,就是有些人不認同護理師的正名,有人說A、有人說B。當然,討論串互相罵得很兇,沒有我那麼輕描淡寫,但為免我睡前心情不好,我就簡單帶過。 像是反對正名的swordm...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不管怎...
-
我給自己放了一個好長好長的假~ 我記得我當時要從加護病房離職的時候,阿長問我為什麼想要離職,我回答她說:「我想要休息」,我忘不了護理長那時詫異的眼神,她說:「等妳準備退休再講這種話吧!」我可以理解她為什麼會這樣跟我說,因為她在短短八年時間從基層爬到了護理長,能力優異到可以...
-
報導寫著某位老師因為疑有愛滋病,家長們緊張的帶小孩去驗血,並向學校抗議老師不適任,要求學校解聘,以保護學生的安全。 我覺得很難過,想起曾經照顧過的愛滋病病人。也許你已經知道我說的是誰,就是被先生傳染了愛滋病,發病時又快又猛,在一週內肺部功能全毀,隨即昏迷,半個月後就離開人世的...
-
我們沒有義務要替學妹擦屁股 也不可能會喜歡到要替妳上法院 來了個新學妹 在加護病房裡還非常隨便的照顧病人 幾度糾正都沒有用 機車的我寫了一封信給阿長 建議她讓那位學妹走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長...
-
我誤會行政院了!我經過深思熟慮後,了解行政院把急救免責除救護人員的苦心了! 政院修法 公共場所應設傻瓜電擊器 「為消除「人沒救活、反被告」的疑慮,草案參考美國、加拿大等國「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的精神,規定救護人員之外的人,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
-
六月到九月畢業就業潮,大批新鮮的肝湧入白色巨塔中,僅提供本文,讓立誓惹火所有學長姐的新人參考。(不定時補充) 一、護理公務員 四點鐘一到,交完班立馬換裝打卡下班。接班學姐繞病房一看,點滴不滴、床單大濕、傷口滲血、衛教沒做、紀錄貼昨天的。再回到護理站時已不見人影。 二...
深深認同最後一段
回覆刪除另外,護理界需要多幾個像學姊這樣的「白目」者
當然,手法可以更細膩就是~
我自己打算的做法是,讓周圍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個「備好後路、就事論事、有尊嚴而不能被汙辱」的人(其實,不是本來就該這樣嗎?)
當然,防守做好了,自己的態度也要令人瞧得起
不會的就努力找答案或請教願意教你的人,讓每個受你照顧的病人都對你感懷在心,錯了就勇於認錯,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個有肩膀的人。
希望有效。
另外,文中的答案應是「潤滑管壁」(當然,如果不是第一次灌食,管中應會有上次灌食後沖的水,此時就不用再灌水)
回覆刪除至於學姐說的「確認管路位置」應以反抽來確認,如果能抽到胃液就沒問題啦~
您好,謝謝你指出有差異的地方!課本上的答案確實是「潤滑管壁」,然在我的臨床經驗上,常常會因為病人的活潑好動所以管路位置跑掉,所以我們除了反抽以外,也會先灌一點點水做確認,因為當胃中無消化物或是管路跑掉折到,都有可能抽不起來,所以不管病人是不是第一次灌食,我們還是會小沖一點水進去,就算是不小心塞在鼻腔或喉嚨,至少水不會造成吸入性肺炎。歡迎討論!
刪除hmm...根據小弟在Respiratory care ward的實習經驗(病人多有NG)
刪除通常反抽都會有些東西(至少有胃液)
假如沒東西,第二步就是打氣+聽診,再次確認
假如還是沒聽到,就能合理懷疑管子跑掉
當然,灌水ok的,只是假如位置真的不對難免會造成些許不適(嗎?我沒被灌過,不知道)
因此感覺上,似乎還是反抽+打氣聽診法比較好一些?
其實 長期管灌的個案 反抽之後(看到胃液可以確認位置 有無消化完全;沒有胃液 可以打20~30空氣 聽診有無在胃裡) 再灌20~30c.c的水(沒嗆到更確定沒有再肺 還可以潤滑管壁方便灌食),所以,很多的護理步驟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因為自己是老人而不接受錯誤,往往我們會以為做久了就是對的,其實不盡然,醫療日新月異,不停進步,身為學姐更應該努力進步,求新知,才不會讓自己被剛從學校吸收最新資訊的學妹恥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