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妹"是很天兵且無法控制的一種族群
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令人倒吸一口氣的想法或舉動
像是突然間換掉病人的管灌奶種類
理由是-一直喝一樣的會喝膩
其實這也不是都沒有道理
她是個可愛且替病人著想的護士
只是當植物人靠著管灌飲食生存時
最好是不要輕易的換奶
因為這些都是配方奶
像是
呼吸衰竭奶-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適用二氧化碳高的病人,但會容易拉肚子
高纖奶-纖維高,可以讓大便成型,適用拉肚子或是大不出來的病人,但營養成份較低
腎衰竭和腎快要衰竭奶-低鉀、低蛋白,濃縮,適用腎臟不好的病人
當然學妹說的沒有錯
一直喝一樣的東西是很怪
只是當飲食是治療的一部份
就不會三餐按口味來挑奶
那天學妹蹦蹦跳的到我面前
問我: 「學姐,我的病人一直想講話,可以先把氣管內管拔掉讓他講話嗎?」
當下 我決定我還是自己照顧四床
也許可以多保住一些病人脆弱的生命
那次去病房支援
單位阿長要我幫忙帶一個選習小妹妹7天
這位小小的學妹頭圓的像一顆蛋
我決定要讓她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
第一天就讓她下手抽血
學妹聞言倒抽了一口氣
不曉得可不可接受這挑戰
我看著那北二高般的血管
心想這隨便扎都會噴血
和病人及家屬溝通好
把學妹帶去旁邊隨便比劃教一下
就把學妹推上戰場
表現得很好 手也不抖 動作也俐落
沒想到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隨便教一下她就會了
還知道抽到血後千萬不要得意
要表現得很平常
好像我抽過的血管 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學妹這點是表現的最好的
抽到血後熟練的反抽針筒
用棉花壓著把針拔出
一貫的表情連笑容都沒有
害我差點以為她其實是個學姐
出了病房後立刻變成正常的學妹
蹦蹦跳跳的為第一次抽血就成功歡呼
我看著她開心的樣子
忍不住回想起我的當初 也是那樣呆呆的嗎?
記得也是工讀了六個月
而且 第一次打針就沒打上
工讀最後一天打針還是沒打上
我想 學妹應該還是比我聰明的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喂!兩台車啦!..........就是十號早上八點........對!對!對!........」有人在很大聲的講電話,很大聲,很大聲,大聲到蓋過了正在問診的門診醫師「阿媽!歹勢,卡大聲一點!」,門診醫師剛升主治醫師,雖然聲音聽不太清楚了,他仍想以維持表面和諧的狀態,所以盡量在噪...
-
三點多,小夜換好衣服準備點班。一走進護理站就罕見的看到白班都在打紀錄,轉頭一看,果然是阿長辦公室深不可測,激發了大家的潛能,速速回到護理站。 臨床護理人員都知道,當阿長把護理長辦公室的門關上、窗廉拉上,如果不是年終大約談,就一定是有誰幹了什麼,被請到阿長辦公室裡好好會晤一番,...
-
任何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出血病人要先到出血點,大量輸血才有用,病人才能活。這個道理,難道我們護理部長官不懂? 護理界人力大量流失,我們的長官喊出修正護理實習年限達四年,是鼓勵醫院大量進用實習生?還是讓醫院可以以實習名義,低價甚至免費的使用無照的護理人員? 護理工作不是...
-
你曾經等待過嗎? 我說的不是在人群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等待紅綠燈的變換; 也不是在麥當勞的得來速等待微笑的服務生幫忙點餐; 更不是拿著一束花朵站在女朋友的宿舍樓下等待她的出現; 我說的是 當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被送進了加護病房,而自己只能站在緊閉的電動門前,空洞的望著門,等待門打開...
-
........ 在哥哥的大力金援再加上努力不懈的遊說之下,總算突破如同重返聯合國那樣困難的程度,成功的帶著我那對覺得"不檢查身體健康、一檢查全身是病"的爹和"堅持爸爸不去媽媽也不去"的娘去健檢,而我這游手好閒的妹妹,則是抱著遊大觀園的心情...
-
從南部傳來阿公住院的消息 聽說是因為空腹吃完櫻桃有噴射狀嘔吐 送醫發現是膽結石引起 但因阿公體力不夠 沒辦法開刀 卻在出院到家虛弱無力 再度被送到急診 這次檢查卻發現阿公有肺癌 而且已轉移到肺部及腦部 人在北部的我只能看到書面的檢查報告 不曉得阿公狀況如何 你知道的 再詳細的報告...
-
你有迷路過嗎? 站在不熟悉的森林小徑,努力找尋目出口,你站在第一個分叉,思索著應該左轉還是右轉。你看見右邊路旁有個字跡糢糊的指標,不確定,又彷彿是,你告訴自己:「往這邊走走看」。 再往前走幾步,你企圖用太陽的位置辨別方位,但是身邊的聳天大路一直擋住亮亮的太陽,你一再的抬頭...
-
話說我的右手已經因為寫字過度而發炎快一個月 容我再次的強調發炎的原因"是寫字過度" 並不是家庭主婦的家務繁忙 是的 因為我得的是俗稱的"媽媽手" 醫學上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或稱為奎緬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 但...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不管怎...
-
不管你是不是醫護背景,相信你和我一樣,常常聽到身邊親朋好友在向同為醫護人員的自己抱怨某某醫院的某某醫生或護士有「專業的傲慢」,聽說這是一種在白色巨塔裡待久的醫療人員獨有的大頭症。 常見症狀有沒有同理心、沒有醫德、不聽病人說話、沒有正眼看病人、打針很粗魯,當然,一定會有:「如果...
能像版主這樣
回覆刪除少有預設立場
時刻回頭反省的學姐
也是很令人欽佩的!
畢竟這樣的人真的不多
哈哈!我可是很有立場的,只是因為太常犯錯,所以有很多檢討的機會,也更能了解新人的感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