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旺中案為何上了蘋果頭版?

NCC通過了旺旺買中嘉,上了各大新聞的頭版與頭條,接著又爆出黃老師走路工及自導自演等陰謀論。有沒有很多人心裡想著:「有那麼嚴重嗎?」

容我為臨床忙碌的大家做個小小整理。


1.「言論集中」-反對學者最擔心的事情


民主社會需要有多元媒體不同發聲,不讓有權有勢的財團控制發言權,不讓民眾被有心財團因自己利益洗民眾腦。

旺旺集團目前已有電視台(中天+中視)、報紙(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旺報)、網路(中時電子報)、雜誌(時報周刊+愛女生),又將要擁有中嘉(系統台,基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台南+高雄,共六地有線電視)。旺旺集團除了可以自己產製利己的新聞(報紙與電視台)又可以控制其他電視台(系統台業者有讓頻道上架的權利,頻道不上架,觀眾就看不到,看不到頻道商就不會有收入)。

也就是說,假設旺旺要三人成虎的傳遞某一個訊息,他可以在中天、中視一再的重播,從新聞報導到請名嘴大罵,同時再用中時社論或是版面強調,之後也有辦法對批評他們的其他頻道業者秋後算帳。

2.賣米果的人會這樣偏激嗎?


以黃國昌(就是中時拍到丟菸蒂及走路工的那個老師)被中時「獨家」報出走路工事件,旺中旗下媒體在處理黃國昌的議題時就與其他媒體不同。黃國昌開記者會時,其中有三組記者的質問方式,大家可以看看記者會全程錄影,便會了解當媒體要一面倒,會有什麼樣的景況。

2012.4.11《蘋果日報》有做蔡老闆的爭議事件整理,可以參考一下,了解一下賣米果的大老闆也是很有自己的意見的。



3.我不看電視也不看報紙,干我屁事?!


你不看,你身邊的人也會看。試想,當所有人都想法一致,接受了六四天安門事件不是真的,你會不會也跟著動搖?而當旺旺有心傳達某種訊息,高知識份子的你可以輕易判別真偽一笑置之,但,會不會有其他人就信以為真了呢,久了就變成真的了呢?

你看看媒體一再的報導醫生A健保錢、醫護出走,你身邊是不是也有人覺得醫生都維利是圖、沒醫德,只愛走醫美賺大錢,而不願走四大科?新生代的醫生與護士都是水蜜桃?但事實如何,只有待在臨床的人真的了解。


4.那麼嚴重,政府為何要允許旺旺一直買下去?


旺中買中嘉,需通過公平會、NCC、投審會、金管會審議。公平會已於去年四月因結合後市占率約23.05%,未超過公平法限制的三分之一,因此附加條款11條下同意結合。NCC則以25附加條款,考量數位化需要大財團經營,最後仍是通過結合,這邊有整理。以法律上看來,旺中併中嘉並未違法,大家吵的是旺中不適合做媒體。原因請看上面1、2、3點。

簡單的整理上面四點,希望臨床忙碌的同胞們可以當作入門磚,一起翻身時除了罵學妹、病人、阿長、學姐以外,還可以罵罵旺中。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錄音吧!

錄音筆買了嗎?當心不景氣下,有心人士拿醫護當提款機。什麼?你問有沒有法律問題,我很專程的查了相關判決,請參考:

【裁判字號】:92年台上字第2677號
【裁判案由】:因貪污案件
【裁判日期】:民國 92 年 05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上「證據排除原則」,係指將具有證據價值,或真實之證據因 取得程序之違法,而予以排除之法則。而私人之錄音、錄影之行為所取得之證據,應受刑法第三百十五條之一與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規範,私人違反此規範所取得之證據,固應予排除。惟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二十九條 第三款之規定監察者為通訊之一方或已得通訊之一方事先同意,而非出於不法目的者,不罰」,通訊之一方非出於不法目的之錄音,所取得之證據,即無證據排除原則之適用。

參考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5-1 條 (91.01.30)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第 29 條 (88.07.14)


法律果然是保護懂法律的人。依我們的法律,如果你是對話中的當事人(監察者)之一,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沒有不法目的),那錄音、錄影就不會罰,而且可以做為證據(無證據排除原則之適用)。




雖說長期被教育以病人為主的醫療同仁們一定在想這會不會有倫理之類的問題,不知怎的,就是覺得好像侵犯病人隱私,暗暗覺得:「這樣好嗎?」。可惜的是,你在考慮病患隱私,但當一個病人跑去跟阿長控訴妳打針時態度不好,最後一定是阿長壓著妳的頭向病人道歉,不會理會妳說病人一直問候妳的祖宗三代;當一個年輕女病人在門診趁護士出去拿批價單給上一位病人的短短一分鐘內指控你性騷擾,最後仍會上新聞直到你拿出「誠意」為止。

敵人已經強大的殺到門口了,保護自己吧!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評鑑雜感

金曲作詞人武雄:「出得起香蕉,只請得起猴子!」這句話在網路上爆紅,通常被用來控訴血汗工廠、血汗醫院。我很喜歡這句話,但心想的是:「我是不是一隻猴子,只配得起香蕉?」 

最近醫院評鑑,許多媽媽級的資深學姐突然消失不見,還以為是有資深員工集體大旅行或是進香團之類的活動,讓這些媽媽學姐們一起出遊,後來才知道,喔!原來她們並沒有任何護理人員執照,長年以來,游走在法律邊緣,以實習護士規章上「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執行護理業務」,而且遠比日前大老們企圖延長實習護士年限四年更先進,她們大概延長了有二十年之久。 

還記得年紀還小很努力準備護理師執照時,一個姐姐也是護理科畢業的同學把書本丟在一邊,說她的姐姐還不是高職畢業就去整型外科整所當護士,全白班就可以領到四萬多,老闆賺錢再多給一兩萬,沒有執照也是賺很多,幹嘛一定要考這個!?當然最後還是認份的把該拿的執照都拿到了手,似懂非懂的覺得好像拿著執照比較好。 

(倒也不是說自己有護理相關執照有多了不起,在校成績好與會考試,剛進臨床也是被學長姐電到金光閃閃。很多年前我以二技學歷進到醫學中心的病房當菜鳥,學歷與證照只僅次阿長與副護時,常常會聽到其他學姐很大聲的說:「念完二技還不是這樣而已!」是啊!我就是個笨蛋,剛進臨床漏班、打不上IV、下不了班、處理錯order。念完二技有護理師,我還是沒有辦法處理一線的繁忙與業務,沒有辦法與學姐們閒聊打屁,臨床需要時間與經驗磨練,証照只是免死金牌。)

而現在,當我們看著學姐們被長官任意指派去當傳送以因應評鑑要求,有執照的我們反而要去背醫院宗旨和願景以及要把鞋子刷乾淨,學姐偶爾推著病歷車晃啊晃的經過單位,似笑非笑的告訴我們「上班加油啊!」乍看之下有執照的人好像很蠢,付出的結果是要再付出更多,當時沒有努力的人,反而工作輕鬆?

其實當我看著學姐的身影走過,心中泛起了陣陣同情。同情她連自己的專業都無法執行,這麼多年的護理專業,任意的被剝奪工作權,做一個工讀生就可以完成的傳送;我同情她沒有能力因應困難重重的醫療環境,誤以為自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還得意洋洋;我同情她或許心中已經不願意再當日夜輪班賣肝的護理人員,但是沒有資格更換跑道只好保持現況;我更同情她沒有勇氣與機會去看看大千世界的萬象森羅,短短的人生,記憶中只有爛阿長、奧病人、壞醫生、笨學妹、壞公婆、窮老公與笨小孩。 

距離我考護理師執照已經很久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不曉得這位久未聯絡的同學姐姐,是不是在醫療環境惡劣的當代,仍能維持當時的生活品質?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學妹來信】-美國護理實習心得

總是很喜歡學弟妹們和我分享他的點滴,也許是將要實習的煩惱,也許是臨床遇到的困難,這些故事,像是帶著我再重溫我也曾經歷過的跌跌撞撞。

這個學妹很特別,在兩年前,她因著選習的困境,寫了第一封信給我。她一直是個有想法與流暢文筆的學妹,對自己與人生偶有迷惘,但總能迎刃而解。

漸漸的,她不再是寫信詢問我問題,轉而跟我分享她的生活經驗。這次的文章,就是出自於她的細膩的文筆,帶領著我體驗她在美國交換兩週的異國護理經驗,她所經歷的一切與異文化的衝擊,很有趣,也很特別,我相信在她的人生視野上,又開了一扇新的門窗,讓她的思考與目標和其他人不同。

我很希望能藉著她的經歷,能夠鼓勵更多同胞能夠將夢想未來式變成過去完成式,於是我在徵求她的同意之後,請她對信件內容做匿名的修訂,也就是以下的文章。

你呢?有沒有勇氣與毅力像她一樣,努力爭取、為自己籌措旅費,到更大的世界走走看看?

請欣賞--------------------------------------------------------------------------------------------------------

有一句諺語:「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用來形容現在的心情,再也適合不過了。美好的旅程就要這樣畫下句點了。這次的美國之旅,雖然所費不貲,但卻也換得一生中最美最棒的回憶。

    在推行國際化的時代,許多公私立學校紛紛與國外姐妹校做學術交流,所就讀的學校亦有所謂的海外見習(剛好有機會可以到當地的醫院參觀)。出國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夢想,當然我也不意外,很幸運的是在學生時期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要如何知道世界有多寬廣;所謂的跨文化衝擊,又是怎麼一回事;許多人夢想的RN之路,真的是如同台灣補教業所描述的一樣美好嗎?有很多無解的疑問,於是給自己這樣出走的機會,親自去體驗傳說中的美國。

    這次的旅途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旅行中最怕遇到的事情-在異鄉走失,也就這樣遇上了,糟糕的是方向感向來就不是很好的我,一定不會自己記路,於是就硬著頭皮,用著一口充滿台灣味的英文問出一條路。

    回想這兩個星期的旅程,除了逛街購物,還留下了什麼? 這幾個禮拜的旅行,遇見了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及文化的人,當我在醫院走失時,遇到好心路人指引方向,搭乘捷運、走在醫院校園或路上時遇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緣的話就會開啟了聊天的話題,他們總是對東方面孔感到好奇,或是想說我們打哪來的。這種感覺真是奇妙呢!我與他們都是彼此人生道路上的過客,記得也罷,不記得也罷,在異鄉總是能遇見善良的人,熱情的跟妳打招呼,儘管你們之間沒有任何連結,相對的也遇見了所謂的「歧視」,起初當然十分氣憤,但轉換角度,「一樣米養百樣人。」不管來自哪個國家、種族的人,都有各式各樣的人,何必和他們一般見識呢!

    在旅途中因緣際會認識了幾位中國人,完全的打破我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和他們談話時,不禁讚嘆他們那滿腹經綸的學識。頓時有種自覺井底之蛙的感受,我想除了護理外,真的應該好好累積專業外的能力,除了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外,另外在和不同科系、專業的人接觸時,方能更進一步的交談。

    美國人很奇妙,見面時會打招呼,更進一步的就是握手與擁抱;當前面那個人先開門時,他會將門打開,先讓你過,因為這是禮貌;過馬路時車子也總是禮讓行人;去餐廳用餐時,當你將水果或是食物拿離盤子時,就不能再放回去了,因為這是衛生;美式教育也很特別,總是給予肯定的字眼,鮮少使用批判的文字,起初真的有點不太習慣呢!但後來似乎也漸漸融入這樣的文化。

    不同文化有其優點與缺點,沒有絕對的對或錯,那只是一個國家、種族的文化與特色,只是看自己能否融入與適應罷了。這幾個禮拜的每一天不斷的詢問自己這一趟旅程是否白費時間與金錢(因為尚未啟航前真的有種想放棄),因為出國不是單純的準備資金就好,需要一些繁雜的程序。不過也因著來到這後,再也不會有想來這裡工作的憧憬了(儘管語言到達一定程度)。反倒是開始感謝著自己生存在台灣,接受台灣醫護教育的嚴苛訓練(相較於美國),我想說的是「因著血汗,所以強大。」

       我都還記得前幾天與一個以前五專同學聊天,她朝著RN之路夢想前進,我們聊到了我來到美國的生活,都還記得她很興奮的問我說要不要跟隨她的腳步,那時的體悟還沒這麼深刻,我想現在我會直接跟她說沒有想像中的這麼美好,台灣的RN補習班為了遊說學生補習,總是不斷的說薪資有多高,待遇有多好,台灣的護理環境有多惡劣,這些我都無法否認,但卻沒有點出最真實的樣貌。話雖如此,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醫院與護理工作也有許多令人值得學習與效法之處,所以就如同文化一樣,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看我們適不適應罷了。

      其實回想這幾個禮拜的生活,對於英文能力、專業成長倒是沒什麼太大的改變,我想獲得最多的是去體驗一下國外的生活,去親臨國外的護理工作實境,去體驗所謂的不同文化,至於語言能力,我想改變最多的是不再這麼畏懼口說了,過去可能會受限於文法、發音,害怕自己出錯,導致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但其實也沒這麼糟糕,雖然發音可能沒這麼漂亮,有時甚至還會用錯時態,但是透過肢體語言,其實他們都能明瞭。另外,這次出國也應證一件事情,人要走到絕路,才會強迫自己做點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出國之前為了要提升英文能力,強迫自己去上外籍老師的會話班(之前都過因為害怕而畏縮)。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出國必須要龐大的財力與一口流利的英文,因此推測我應該有一個財力雄厚的父母與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我想說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我沒有財力雄厚的父母,出國費用也都是由自己打工錢支付,我也沒有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我有一個「不要臉」的個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是從犯錯中學習,有誰一開始就能有一口流利的英文?不要害怕犯錯,如果內心糾結著負面的自我想法,不斷的灌輸自己英文能力不好!?沒有能力出國?!之類的想法,那這樣永遠都沒有機會。

      或許真的有人會說:「我真的英文不好!」那我想說的是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什麼不願意去提升自己的英文呢?去補習班也好,在家自學雜誌也好,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我們總是抱怨現在的一切,但卻無能改變現況,就如同白色天空前些日子的文章,為了有更美好的將來,有多少人願意犧牲現在呢?

    勇敢一點,努力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做你(妳)想做的事情,別讓未來的自己後悔現在所做的一切吧!!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追夢,自己清楚就好了!

夢想之路崎嶇難行,最累的是還需要跟身邊親愛的人搏鬥,承受那些有的沒有的話語和眼神。

「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是大多數長輩和朋友秤夢想的單位,好像你做的事如果沒有比現在的薪水高、穩定,那麼就歸類到很廢、很不值得奮力一搏的區塊,如果你堅持,就會有排山倒海的「關心」話語,充斥在妳耳邊。

客氣一點的人眼神閃著奇怪的光芒,點點頭說:「喔!對啊~當護士很辛苦」,妳知道他還有後話,也許是禮貌、也許是不夠熟、也許他覺得很奇怪;還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優點是說話很直率,如果夢想是賺不到錢的,他會直接問你:「那你學這個出來要幹嘛?」、「這樣會不會很沒用?」、「輪班很辛苦,可以去診所啊!」;如果夢想是很難達成的,他們會說「趁年輕找個醫生嫁一嫁了啦!」或是「女生念那麼高幹嘛?」;若是選擇的未來是往錢看齊,還是會有人告訴妳「護理工作比較單純啦!」、「這沒有妳以為的那麼簡單啦!」、「做不到的啦!」。

近期內,我聽過對未來最執著又有執行力的,是一個二十出頭,正在念國立大學研究所的女孩,正一步一步的夢想轉化成理想,只是她的理想,恐怕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很不適切,會被投予異樣眼光的。

她的理想是要當全職的家庭主婦,生兩個小孩,能夠不為生活擔憂,全心全意的照顧她的家庭。為了建立單薪家庭,她擇偶的條件會以該男未來能否賺到十萬到三十萬月薪為基本交友衡量點。

你正在笑她的天真不懂事嗎?我對她倒是頗為佩服的。

首先,她鎖定的目標群是在十萬到三十萬。她也並非貪心的要越高越好,因為她要的家庭生活是平凡但不為錢煩,超過這個數字,老公可能會常常出差及應酬,那麼整天提心吊膽秘書倒貼或是老公亂搞,又或著一個月見不到幾次面。

接著,她了解她要找尋的穩定男性族群通常是有高度專業、高度學歷的。於是她的目標鎖定在商業中高階主管、醫師以及外商公司科技工程師,已經工作一陣子,小有積蓄且經驗已足以應付平日工作,也就是下班了可以回家過生活,不需要加班到天荒地老。

很多單身、未婚女性友人,聽完這些條件,通常會立刻搶著說:「那麼好的男人,早就被搶光了!」、或是不屑的說「最好是這麼容易找啦!」,有可能還會有人眼神發著光說「可以幫我介紹一個嗎?」

這位小女生確定了目標,第一件事就是秤秤自己的斤兩。

她覺得自己的外型需要加強,所以打工兼家教、助理存錢調整了眼睛大小、戴了半年牙套、兩個多月瘦了八公斤(她是目前為止詢問過我減肥方法的人當中,最有效也維持最久的),固定每個月去做臉一次,確保皮膚狀況良好,出門必定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整體搭配。

她知道這樣的優質男性同胞不喜歡虛有外表的女生,玩玩可以,但不會是長期伴侶。所以她很努力的考上了著名國立大學的研究所,以實習的機會進入大公司,她另外學習電腦、看科技雜誌、研究智慧型手機、品酒、考駕照,同時強迫自己每天看報及廣獵雜誌,吸收更多、更廣的各式各樣知識。

這個小女生,跟她說話,你會覺得什麼都能聊,聰明、美麗、有想法,同時又積極向上。當然,愛慕者不少,卻都因為不符合她擇偶期待而沒能獲得芳心。她把身邊的位置空著,把時間花在投資自己,站到更高的位置,去找尋能夠讓她專心成為家庭主婦的優質男性。當然,她的規劃內容同時有排除「黃臉婆」的機制。

聽完她的分析與計劃,我真是感佩的五體投地。雖說人人都想嫁好ㄤ,但真的能夠概念化、操作化的,目前我也只認識這一人。大多數的女生會抱怨找不到好男人,「好男人都結婚了」、「好男人都是gay」,但努力讓自己成為好男人能看得上眼的女性的,深深了解「物以類聚」而努力落實的,也只有她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奇怪,那麼聰明有野心的女孩兒為什麼不把重心放在成就自己的事業上,而是要依靠別人?

我也問了她同樣的問題。

對她來說,甜蜜的家庭生活,就是她想要經營的事業。溫馨安穩的家,是她一生最想要成就的感動,不是薪水多寡或職級高低能夠取代的,如果需要印名片,她唯一想要的職稱是「妻子」和「母親」,平平凡凡,簡簡單單,做一個男人的家後,做一對子女的港灣。

原來,她的家庭結構就是如此,美麗的母親與子女情同姐妹,父親是牙醫,生活單純而富足,全家出遊的相簿一本又一本,她希望也能夠給她的孩子那麼美好的生命經驗,但那不是她個人努力就可以達到的,需要找一個夥伴一起完成,只是這樣,再簡單不過了。

她在努力把夢想化作理想,身邊的雜音多到像是耳鳴,我想應該不難想像難聽的多過於好聽的。但我個人則是非常佩服她,因為她知道自己要什麼、缺什麼、有什麼,該如何補足,不管她的目標是什麼,以她這個年紀,算是十分罕見。

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每個人追夢的方式也不同。夢想沒有好壞,想清楚了,奮力追就是了!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犧牲現在,換取未來?

護理工作很辛苦,待過臨床的同胞們都了解,在大環境下不想轉業堅持護理本色的一線工作人員可說是鳳毛鱗角,人人都想轉行。

「不想當護士了!」大家總是這麼開頭的。「那你想要做什麼啊?」還很嫩的時候我都會這麼問。


「希望是正常班,薪水可以少一點點,輕鬆一點的,輪班好累喔!」話說護理師的薪水比一般同年紀的人高,因為我們賣肝、賣腎,以及賣掉與所愛相處的時間,起薪大概會比一般大學生多了一萬元,再加上輪班津貼,算一算整月大夜班可以領到四萬五左右,雖然工作量與時間與薪水不成正比,但單就薪水數字看來,我們的生活都可以吃得飽飽,再加上不需要上班的置裝費及跟本沒有時間與體力逛街,每月還能夠存個一兩萬呢!

喔!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想法了,我覺得很合理,至少存的錢不會是拿來未來看病用。「那妳還會做什麼其他的事呢?」我接著問:「電腦?英文?其他外語?設計?文字撰寫?勞力工作?行政能力?」搖搖頭,那.......「行銷?保險?賣小吃?企畫?空姐?」頭又搖了搖「或是,先去把英文搞定,再學第二專長?」

通常,說到要學英文和其他技能,大家都會開始「可是......」後面會接「off很少」、「好累!」、「學了要幹嘛?」、「上課地點好遠喔!」等等各式各樣的理由。

「那不然,先花一筆錢整型、減肥、置裝,去參加高級社交活動,看能不能遇到豪門?」我接著建議。「呵!呵!呵!」這個話題通常都會在這個建議與笑聲中結束,然後兩年後這個話題會再重複一次,內容中還會增加「某某某成功轉成什麼什麼工作」的八卦內容,接著繼續抱怨阿長、病人、醫生、學姐、學妹,結婚的會增加老公、婆婆、小孩及別人的的老公、婆婆及小孩。

後來的我學聰明了,我不會再問「想要做什麼」,我了解要離開熟悉環境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支持力量,大部份時間我會跳過換工作的念頭,直接到聊八卦及抱怨的部份,但偶爾我會遇到很認真思考轉換跑道的學妹或同事,這時我會問:「你願意犧牲多少,換得想要的未來?」

是的,我們會的東西不足以支持我們離開臨床又能維持一樣的薪水與社會地位,勢必需要爬到更高的位置才能取得平衡。在夢想萌發時,有多少人願意犧牲現在,換取未來?

我的護理學姐在加護病房上班時,不論輪什麼班、有沒有帶學妹,每週三次到美語班上課,一年後她考進政大EMBA,進到國際藥廠從業務做起,五年後,現在是亞太地區經理,我不知道她的薪水,我只知道她很快樂;另一個朋友不是護士,她在國內小小貿易工司工作三年後申請到MIT,貸款三百萬到美國花兩年拿回經濟碩士,進入某知名國際公司,用了五年時間還清貸款,最近得知,她去年光調薪每個月就多加八萬台幣。

「這樣的人好少!」也許你心裡是這麼想的。

是的,願意犧牲現在的人,好少好少,總是會被下班累、雜事多、想休息、犒賞自己一下等等念頭輕易取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你呢?你是個滿意自己工作的人嗎?如果不滿意-你願意犧牲多少,換得想要的未來?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可以介紹比較好的神經外科嗎?」

晚餐中,what's app 傳來訊息:「可以介紹比較好的神經外科嗎?」傳訊息的是曾經某次辦活動合作愉快的廠商,談不上熟,只是認識。

 我問:「請問是什麼症狀呢?」 醫護人員的身份,總是會讓身邊的人特別留住你的電話,在特定的時後告訴妳他為自己下的診斷及認知結果,然後讓你花很多時間去澄清其中的盲點及錯誤的所在,像是醫生不開殘障證明不代表他是爛醫生,而是政府規定、護理人員不肯優先幫你處理,是因為感冒發燒根本不需要掛急診、胸口悶悶不見得是心肌梗塞,可能只是褲子鬆緊帶太緊造成的腹壓上昇等等。 

再接著把自己花了十幾年、數十萬的學習成果及臨床經驗所得到的專業判斷以簡單的方式解釋說明,或是建議相關專科醫師,最後會在他半信半疑中說聲:「謝謝」後掛掉電話。而,這幾十分鐘的專業會談,理所當然的,免費。更煩人的是-他在下次遇見你時,仍會向你抱怨遇到爛醫師及爛護士,叫他開個藥、打個點滴都不肯!

我想這次應該又是個自我診斷「長骨刺」或是「坐骨神經痛」的狀況,覺得自己需要開個神經刀之類的,醫學,就像挫冰「任選四樣五十」一樣簡單容易。總之,他想要神外醫師推薦名單,也得先給我症狀吧?!

「車禍頸椎神經斷裂」他回我。

神經斷裂這麼冷靜沒有用打電話而是用APP,還有時間找其他醫師問第二意見,那麼他所定義的「神經斷裂」和我腦海中所浮現的Trama Blue應該是不同種;又或是真的是嚴重度極高,家屬(不可能是本人了吧!?)喝了過多紅茶,過份淡定了。

 「有醫生就快點處理,不要再挑了!」不曉得到底多嚴重,快去找一個專業醫師看看病人。快!快!快,搶在血塊、搶在壞死、搶在永久損害之前,快!快!快! 

「可是他們一直不給開」他說。

喔!喔!這病人應該是新鮮的,急診同仁想必又是飯沒吃,正在處理中。「病人在急診?」我猜想,如果已經到急診了,至少可以稍稍放心一點,只是神外不開刀,要嘛不用開,要嘛不能開,或者是醫生沒有三千萬的「誠意」而不敢動刀。

「進加護病房了」他回。

我告訴他不開刀一定有原因,請去先好好了解不開刀的原因。專業的判斷,有專業的理由,不是願意開刀的就是「好」醫師。 結束app,讓我感到有些困惑的是,他們現在是身在台北某教學醫院的加護病房裡,但還在找尋肯開刀的「比較好」醫生。

app給我的那個人約莫也只有二十五歲上下,這是不是說,在往下的那個世代,連傳統對於醫學「廟大和尚大」的信任感都消失?甚至可能我這個沒看到病人的路人意見都大過於臨床一線人員。現代,專業的知識建議比不上轉寄文章或是某個鄰居不求甚解的推論、講求信效度嚴謹科學研究,比不上大眾媒體上的「據研究......」、「疑.......」、個案的經驗大於大規模的統計、專家意見比不上連基本CPR都做錯的名嘴、法務人員覺得自己沒告贏一定是醫醫相衛。

這些不用負責任的言論,影響了病人遵從性、拖延了就診黃金時間、干擾了必要的醫療處置,最後卻全部由醫事人員買單。

 我們的社會,到底是怎麼了呢?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陪葬

在台灣,陪葬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


「陪葬?台灣有陪葬嗎?陪葬不是古代封建制度下才有的產物嗎?」你心中閃過這個念頭。喔!有的,台灣一直有這樣的情況,而且越來越壯大了呢! 

台灣的陪葬和古老的「君王死,嬪妃殉」不太一樣,畢竟我們擁有強勢的民主與民意的意識型態,強調每個人民都要有公平的機會可以陪葬,跟身份與地位無關,人人平等。當然,也不限於只有君主才能有這樣的「尊榮」,不限年齡、不限性別、無關社經地位、月薪多少,每個人都有平等被選中陪葬及讓人陪葬的機會。

早期的陪葬很單純,通常在醫院隨機發生。例如:一個癌症末期的七十八歲阿公在家屬期待之下,被要求輸血、插管、送加護病房,兩天後仍因心肺衰竭或是敗血症離開人世,同一個時間點,一個走路上學準備拼台大的高中生因車禍頭破血流的被推進急診,一組專業的急救人員快手快腳的清理、止血、縫合、插管。

情況危急!高中生因為低血容仍休克中,就在醫師緊急要求輸血的時,血庫回答:「他的血型特殊,最後一袋血剛被加護病房用掉,另外調血要時間!」醫師咬牙:「灌水穩定血壓!先送加護病房!」急診Leader回報:「沒有加護病房床位!」沒得選,醫師怒吼:「那先接上呼吸器放這邊總可以了吧?」呼吸治療師已經做好被掀桌的心理準備,一上一下的壓著甦醒球(Ambu):「沒有機器,要教家屬壓Ambu。」五個小時後,高中生成了七十八歲阿公的陪葬,一起在往生室的冰櫃裡做鄰居。

以前的陪葬大多是發生在單一醫療資源的濫用,先到先硬搶,後到算你衰。隨著健保福利再加上民主意識更加抬頭,現在的陪葬有些轉型,古代是君主離世,嬪妃們才要開始哀悼自己紅顏薄命,現在則是陪葬者先走,被陪葬的可以再多活好多年。

一名中年男子腹痛不已到急診,A地區醫院說:「我們沒有外科醫師,已經幫你聯絡轉診。」中年男子被原車送到B教學醫院,B院檢傷說:「我們的外科醫師整組人都被法官告,今天出庭,不知道何時回來!」中年男子痛得臉色蒼白,沒得後送的教學醫院只好暫把男子放在急診觀察區,等著外科醫師們從法院回來。

三個小時後,這名男子闌尾炎引發腹膜炎與休克,連同其他A、C、D、E、F、G醫院徵不到外科醫師的又急需開刀的病人統一集合離開。比起告外科醫生的法官,早走了可能有好幾十年喔!

陪葬的機會像是死神在玩俄羅斯輪盤,左輪手槍的子彈正一顆、一顆又一顆的裝填上膛。台灣講求「民主」、「平等」,每一個人越來越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人的陪葬,或是拉著別人陪葬。每一個人,包括看我部落格的你,都有機會。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母親的兩難

「不可能!」65歲的奶奶坐在輪椅上,說不肯就是不肯!

31歲的男子低著頭半坐臥的坐在病床上,諾大的腹水、臘黃的膚色,一眼就看得出肝臟衰竭正在侵蝕正值青壯的身體。病房的另一端,坐在陪病椅上的是男子大兩歲的哥哥,看著輪椅上發怒著奶奶,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

穿著長袍的主治醫師吐了一口長長的氣,煩燥的翻著手中的病歷,像是在找誰出氣一樣,身後的護理人員、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全部安安靜靜的連氣都不敢吐,主治醫師刷刷刷的翻紙聲,顯得格外的刺耳。

「我活著的一天!就不可能讓你們割他的肝!」奶奶漲紅著臉,重申了她所堅持的立場,絲毫沒有妥協的空間。

「媽.......」床上的男子望向他的母親,絕望從他黃色的鞏膜流洩到空氣之中。「你們這些醫院,只是想要賺我的錢!才編出要大兒子切肝捐給小兒子的假話!不可能!」

「奶奶,請妳再考慮一下!活體肝臟移殖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我們只是想要救妳小兒子,而且現在有健保........」主治醫師還想做最後的掙扎,他不願意看到年輕的生命消失,只要病人的母親同意、大兒子就會簽字,當天就能夠立刻排刀房,一條生命就能獲得重生的機會。他是醫生!他發過誓,病人的健康為他首要顧念,他不能理解,為何身為一個母親,會看著小兒子一步步走向死亡,放棄治療的機會?

「不可能!除非我死!」她接著指向大兒子「你如果敢背著我簽同意書,我就自殺給你看!」轉過頭,要求大媳婦推她離開,頭也不回的出了病房。

氣氛很僵硬,主治醫師望向大兒子,再看著他倒數計時中的弟弟,閤上病歷,帶著醫療團隊也退出了病房。

空氣還是凍結著,沒有人懂奶奶的憤怒和堅持,每個人的心中閃過萬千的猜測與想法,不在乎小兒子死活?捨不得花錢?或許,只有真真切切的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才能體會奶奶的心情吧?!


最近熱門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