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師小雄滿頭大汗搞不定心電圖的導片,依規定女病人處置時需有女護理師在場,所以圍著床廉的小小病人單位,除了躺在床上的阿嬤、手忙腳亂的小雄,還有頻頻看錶吐大氣的護理師-佩佩。
佩佩進來單位已經兩年了,在流動率高的臨床,佩佩已經是中生代的學姐,下面有六、七個綠綠的學妹們,臨床的作業已經難不倒她,可說是游刃有餘。除夕當天佩佩上白班:「需要我幫你Call你學長嗎?」佩佩想要去發藥、打紀錄、打三床IV及準時下班回家團圓。
小雄醫師冒了很多汗,眼神對到也聞聲盯著他看的阿嬤:「就寒,A賽卡緊冇?」明明很冷,小雄醫師卻出現了更年期的熱潮紅。
總算心電圖機跑出了漂亮的心電圖,小雄醫師吐了一口氣,避開翻白眼的佩佩與起雞母皮的阿嬤,匆匆推心電圖機退出了病房,回到護理站找到阿嬤的病歷打起判讀報告。這時總醫師帶著家屬送的五大碗熱熱的薑汁豆花來到病房,熱情的要除夕值班的小雄醫師一起感受家屬的溫暖,彌補今晚無法回家的感傷。
邊吃著豆花,小雄醫師邊感傷的跟學長描述剛剛在病人單位做心電圖的窘況。
「呵!呵!」總醫師理解的笑著,不以為意的說著:「沒關係,你會長大的!」
七年過後,又是除夕夜,小雄醫師已經是大雄主治醫師。門診剛結束,他要準備放年假去。手裡拿著被家屬塞了就跑掉的五碗熱熱的燒仙草,啼笑皆非的想拿到病房與除夕夜仍要上班的同事一起分享,剛走進病房,就聽到已經是病房老人的佩佩學姐大聲的對學妹說:「她動作慢的要死!我還要趕回台南!」
另一邊看到實習的學妹眼眶泛紅的想衝進值班室。仔細一問,學妹沮喪的說,她剛剛去抽病人的動脈血,摸了很久的脈動卻因為信心不足遲遲不敢下針,下針了又抽不到,抽了一針後病人大血腫。病人抱怨連連,病房的護理師學姐也冷嘲熱諷,一直要逼她call 總醫師學長。
「呵!呵!」大雄醫師理解的笑著,不以為意的說著:「沒關係,妳會長大的!」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護理診斷
下午兩點半,難得的陽光灑進病房走道,03B陳奶奶的兒子靠在走道盡頭的安全扶手上,從九樓的落地玻璃往下看,看得很遠、很入神,臉上雖然閃著陽光,但神情十分沉重。
推著車,移動著一格一格的小藥格,沿著病房一間一間發著三點的藥,做下班前的點滴及環境檢查,再一個半小時,就要下班了。
發完了所有的藥物,整理了車上的垃圾與雜物,陳奶奶的兒子還站在窗前,像是沒有移動過。
「您好!」經過時,我向出神的他打招呼,驚嚇的他,感覺是被從異世界拉回來一樣。他定了神,問道:「我媽還在睡嗎?」他急急的想回病房,怕媽媽醒來看不到人。
「別擔心,她還在睡。」他點點頭,神情還是很飄忽。「還好嗎?」他聞聲望著我,停了一會,突然掉下了眼淚。
大概一個月前,奶奶因為久咳經勸就醫,被診斷出了肺癌。孤兒寡母的兩人相依為命了二十多年,母親咬著牙從被警察追的水果攤到現在有自己的小小果行,去年兒子才結了婚,媳婦肚子裡有了小龍寶寶,正以為否極泰來之際,命運卻比八點檔更戲劇化。
奶奶的身體因為早年的奔波,長年累月的壓力與勞動,讓她經過化療、電療後更是連下床都有困難,把屎把尿都要人陪同,食不下嚥又嘔吐連連,更別像是要把肺咳出來的劇烈咳嗽,讓她連睡都睡不著。住院的這兩週,奶奶的話越來越少,嘆息和搖頭的次數越來越多,側身假寐的時間則是越來越長。
兒子無法自制的哭著,他說他每次來探望媽媽,都會先在病房門口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深吸一口氣,擠出笑臉後才進到房間裡;他總是把水果行打理的妥當,也總是報喜不報憂,想讓媽媽放鬆心情不要擔心東擔心西的,專心好好的養病。
可是媽媽一天比一天沉默,越來越不想吃藥也不想繼續治療,兒子很害怕,媽媽這樣低沉,他很害怕失去媽媽的那天是不是會提早到來?
「無望感」1995年,Walker 及 Avant就提出的概念,描述著病人對於無力解決現在問題、口頭或肢體表現負向情緒、對未來感到悲觀以及認為無法控制未來。這個護理診斷,從小到大不知出現多少次,幾乎是每篇個案報告都會來一下,也常常出現在菜鳥護士剛進臨床為自己下的診斷之一(其他還有低自尊、腹瀉或便祕等),是個非常常見的護理診斷。
不例外的,陳奶奶早已在入院時被立了「無望感」,每班都隨著護理紀錄被反覆勾選。諷刺的是臨床忙亂的讓我們做的事一樣是發藥、打針、寫記錄,卻規定一定要有評值。
好吧,是該真的施行護理措施了。
無望感的護理措施說來簡單,就是幫助病人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但實則抽象又困難,我想起內外科護理學老師說的:「要讓病人先從有目標的忙開始,想要接受積極治療,身體才可能有起色,病人才會有希望感。」
「你等下問問你媽媽,說太太懷孕身體不適,水果攤都忙不過來,你很煩惱。」我想了想,孫子和水果行應該會是病人想努力的目標。
「可是.......」兒子有疑惑,不是該讓媽媽好好靜心養病嗎?還掰事情來煩她?「試試吧!你也不用特地裝笑臉了,就這樣進去吧!」他半信半疑,點點頭,走回了病房。
隔天,中午發藥時還沒進到03病房,就聽到裡頭傳來一陣陣的說話聲:「快過年了,櫻桃要裝成伴手禮......,這些我不是以前就跟你說過了!?。」奶奶皺著眉,一條一條的數落著他的兒子,邊唸著,邊拿我遞過去的藥丸,和著溫水服下,接著教他兒子懷孕三個月的孕婦要怎麼照顧:「看來我不快點好起來、不早點回去不行啦!」,奶奶邊搖頭邊這樣說著。
兒子邊點頭,拍拍自己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順著媽媽的話稱是,嘴角的笑意卻藏也藏不住。
我雖然開心,但有點感傷,為何我的護理診斷,都只能流於書面呢?如果,臨床上有時間能讓我們執行護理業務,而非行政流程,護理的專業與美好,一定能讓更多人看見。
推著車,移動著一格一格的小藥格,沿著病房一間一間發著三點的藥,做下班前的點滴及環境檢查,再一個半小時,就要下班了。
發完了所有的藥物,整理了車上的垃圾與雜物,陳奶奶的兒子還站在窗前,像是沒有移動過。
「您好!」經過時,我向出神的他打招呼,驚嚇的他,感覺是被從異世界拉回來一樣。他定了神,問道:「我媽還在睡嗎?」他急急的想回病房,怕媽媽醒來看不到人。
「別擔心,她還在睡。」他點點頭,神情還是很飄忽。「還好嗎?」他聞聲望著我,停了一會,突然掉下了眼淚。
大概一個月前,奶奶因為久咳經勸就醫,被診斷出了肺癌。孤兒寡母的兩人相依為命了二十多年,母親咬著牙從被警察追的水果攤到現在有自己的小小果行,去年兒子才結了婚,媳婦肚子裡有了小龍寶寶,正以為否極泰來之際,命運卻比八點檔更戲劇化。
奶奶的身體因為早年的奔波,長年累月的壓力與勞動,讓她經過化療、電療後更是連下床都有困難,把屎把尿都要人陪同,食不下嚥又嘔吐連連,更別像是要把肺咳出來的劇烈咳嗽,讓她連睡都睡不著。住院的這兩週,奶奶的話越來越少,嘆息和搖頭的次數越來越多,側身假寐的時間則是越來越長。
兒子無法自制的哭著,他說他每次來探望媽媽,都會先在病房門口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深吸一口氣,擠出笑臉後才進到房間裡;他總是把水果行打理的妥當,也總是報喜不報憂,想讓媽媽放鬆心情不要擔心東擔心西的,專心好好的養病。
可是媽媽一天比一天沉默,越來越不想吃藥也不想繼續治療,兒子很害怕,媽媽這樣低沉,他很害怕失去媽媽的那天是不是會提早到來?
「無望感」1995年,Walker 及 Avant就提出的概念,描述著病人對於無力解決現在問題、口頭或肢體表現負向情緒、對未來感到悲觀以及認為無法控制未來。這個護理診斷,從小到大不知出現多少次,幾乎是每篇個案報告都會來一下,也常常出現在菜鳥護士剛進臨床為自己下的診斷之一(其他還有低自尊、腹瀉或便祕等),是個非常常見的護理診斷。
不例外的,陳奶奶早已在入院時被立了「無望感」,每班都隨著護理紀錄被反覆勾選。諷刺的是臨床忙亂的讓我們做的事一樣是發藥、打針、寫記錄,卻規定一定要有評值。
好吧,是該真的施行護理措施了。
無望感的護理措施說來簡單,就是幫助病人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但實則抽象又困難,我想起內外科護理學老師說的:「要讓病人先從有目標的忙開始,想要接受積極治療,身體才可能有起色,病人才會有希望感。」
「你等下問問你媽媽,說太太懷孕身體不適,水果攤都忙不過來,你很煩惱。」我想了想,孫子和水果行應該會是病人想努力的目標。
「可是.......」兒子有疑惑,不是該讓媽媽好好靜心養病嗎?還掰事情來煩她?「試試吧!你也不用特地裝笑臉了,就這樣進去吧!」他半信半疑,點點頭,走回了病房。
隔天,中午發藥時還沒進到03病房,就聽到裡頭傳來一陣陣的說話聲:「快過年了,櫻桃要裝成伴手禮......,這些我不是以前就跟你說過了!?。」奶奶皺著眉,一條一條的數落著他的兒子,邊唸著,邊拿我遞過去的藥丸,和著溫水服下,接著教他兒子懷孕三個月的孕婦要怎麼照顧:「看來我不快點好起來、不早點回去不行啦!」,奶奶邊搖頭邊這樣說著。
兒子邊點頭,拍拍自己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順著媽媽的話稱是,嘴角的笑意卻藏也藏不住。
我雖然開心,但有點感傷,為何我的護理診斷,都只能流於書面呢?如果,臨床上有時間能讓我們執行護理業務,而非行政流程,護理的專業與美好,一定能讓更多人看見。
訂閱:
文章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不管怎...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
-
今天的病房會議氣氛有點詭異,坐在阿長旁邊的未破蛋菜鳥學妹頭低低,阿長則抿著嘴等著白班的同事把手上事情告一段落一起進來開會,同樣在會議室這個空間的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換「怎麼啦?」的眼神,但沒有人敢問一句。 「有件事要跟大家討論」阿長開口了,她看了一下菜鳥學妹,像箭一...
-
他 28歲 原住民 愛喝酒 肝臟硬化讓他的肚子硬邦邦 黃疸很嚴重 完全看不出才28歲 因為呼吸喘 先到加護病房觀察 某天夜裡 喘到40次/分 心跳140次/分 偏偏遇到一個兩光的醫師 做個心電圖抽個血 就說再觀察 我們看著他不明原因的喘成這樣 很明白再這樣下去 會因肌肉乏...
-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同坐在長椅上的陌生人,突然小小聲的冒出了這句話。我被聲音吸引的轉過頭去,那是一名年約60歲的白髮男子,整齊的髮線、乾淨但蒼桑的臉部線條,眉頭間的平行直線,看來常為世事煩惱。淺藍色的襯衫,配著深藍色的領...
-
「沒有帶不起來的新人,只有不會帶的學姐!」 新進三個月的小王振振有詞,她開始大罵單位學姐人機歪、什麼都用罵的、連好好講話都不會、一直罵一直罵! 「你們那種變態的『電人』文化早該跟恐龍消失了!」小王一路飆髒話,咚咚咚的節奏跟打鼓一樣。 「不然說來聽聽,妳都被電...
-
第二次了 她的媽媽沒有上次的驚慌失措 只是靜靜的陪著推床進來 無神的向我們點頭示意 小若只有二十三歲 應該是大學剛畢業 正滿懷夢想要一展抱負的年紀 第二次的住院 第二次傷害自己 媽媽是在散落一地的藥丸中發現她的 濃濃的瓦斯味讓媽媽心驚膽跳 她不懂 為什麼辛苦懷胎十月拉拔長大的小...
-
靜 離職了 她是和我一起念書 一起就業的好同學 彼此的背景很相像 一樣是高職 二專 二技 一樣選擇這間醫院 靜的單位是吵雜熱鬧的急診 急診人天性就是快 狠 準 不只是急救熟練快速 吵起架來更是一絕 記得她說急診的故事 有位精神病的流浪漢路倒...
-
. 親愛的學妹們: .......... 我最近接收到很多剛踏進臨床的學妹的怨念,不管是剛工作的、剛實習的、選習的等等,讓我忍不住覺得是不是因為這些怨念,把台灣搞得忽晴忽雨、忽冷忽熱,讓我都沒有辦法好好整理我的衣櫃,晚上照鏡子也很怕會飄出學妹的綠色的臉在我背後。 ........
-
總算總算 父親大人已經十天沒抽煙了 小女子我二十五年革命 最終是有成功的一天 算算這些年來 我與煙癮老爸奮鬥的血淚史 其努力不懈 盼到今日開花結果 含著淚品嘗豐碩的果實 想當年 還是個年幼無知的學步小嬰孩 看到抽煙的爸爸 就懂得捏著鼻子 揮著我可愛的小手 告訴爸爸 煙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