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
單身 獨立的一位英文老師
從小就有的氣喘 讓她格外小心
床單洗得乾乾淨淨
海鮮的東西退避三舍
止喘的藥帶在身邊
按往常的來到胸腔科門診
醫師建議她做個支氣管鏡檢查
看是不是有其他結構上的問題
找尋更合適的治療方法
沒想到氣管受到了刺激
硬生生的收縮起來
氣管內管無法順利的放入
等到建立了呼吸道
腦部已經因缺氧而受傷
變成一顆白菜
八十幾歲的父親無法接受
女兒單身未嫁
只有一個老爸爸能照顧她
本是該安享天年的年紀
卻再次擔起為女兒把屎把尿的責任
怒不可遏的家屬一狀告到法院
指責醫院害慘了他寶貝的女兒
這個醫療糾紛已經打了三年官司
最近有了判決
你覺得 怎樣才是合理的呢?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喂!兩台車啦!..........就是十號早上八點........對!對!對!........」有人在很大聲的講電話,很大聲,很大聲,大聲到蓋過了正在問診的門診醫師「阿媽!歹勢,卡大聲一點!」,門診醫師剛升主治醫師,雖然聲音聽不太清楚了,他仍想以維持表面和諧的狀態,所以盡量在噪...
-
任何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出血病人要先到出血點,大量輸血才有用,病人才能活。這個道理,難道我們護理部長官不懂? 護理界人力大量流失,我們的長官喊出修正護理實習年限達四年,是鼓勵醫院大量進用實習生?還是讓醫院可以以實習名義,低價甚至免費的使用無照的護理人員? 護理工作不是...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不管怎...
-
你曾經等待過嗎? 我說的不是在人群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等待紅綠燈的變換; 也不是在麥當勞的得來速等待微笑的服務生幫忙點餐; 更不是拿著一束花朵站在女朋友的宿舍樓下等待她的出現; 我說的是 當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被送進了加護病房,而自己只能站在緊閉的電動門前,空洞的望著門,等待門打開...
-
從南部傳來阿公住院的消息 聽說是因為空腹吃完櫻桃有噴射狀嘔吐 送醫發現是膽結石引起 但因阿公體力不夠 沒辦法開刀 卻在出院到家虛弱無力 再度被送到急診 這次檢查卻發現阿公有肺癌 而且已轉移到肺部及腦部 人在北部的我只能看到書面的檢查報告 不曉得阿公狀況如何 你知道的 再詳細的報告...
-
........ 在哥哥的大力金援再加上努力不懈的遊說之下,總算突破如同重返聯合國那樣困難的程度,成功的帶著我那對覺得"不檢查身體健康、一檢查全身是病"的爹和"堅持爸爸不去媽媽也不去"的娘去健檢,而我這游手好閒的妹妹,則是抱著遊大觀園的心情...
-
24歲癌症病逝,之前仍忍著不舒服寧願打點滴上班,問題不在她的同事有沒有關心她,有沒有要她回家休息,而是 為什麼一個人身體不舒服成這樣,還願意上班?! 因為護理工作是馬拉松,少一棒都不行! 我們很了解這個大環境有多差,我們知道一請假不是明天補班再來做就好,而是要麻煩同事要出...
-
你有迷路過嗎? 站在不熟悉的森林小徑,努力找尋目出口,你站在第一個分叉,思索著應該左轉還是右轉。你看見右邊路旁有個字跡糢糊的指標,不確定,又彷彿是,你告訴自己:「往這邊走走看」。 再往前走幾步,你企圖用太陽的位置辨別方位,但是身邊的聳天大路一直擋住亮亮的太陽,你一再的抬頭...
-
不管你是不是醫護背景,相信你和我一樣,常常聽到身邊親朋好友在向同為醫護人員的自己抱怨某某醫院的某某醫生或護士有「專業的傲慢」,聽說這是一種在白色巨塔裡待久的醫療人員獨有的大頭症。 常見症狀有沒有同理心、沒有醫德、不聽病人說話、沒有正眼看病人、打針很粗魯,當然,一定會有:「如果...
-
最近真的累翻了 2號還在上小夜下午四點上到十二點 3號變成下午一點上班上到十點多 4號立刻調成八點上班到下午四點 5號又來八點上到晚上八點 單位接連著學妹挨不了苦離職 又一個學姐考上衛生所要走 昨天又發生另一個同事犛田右手骨折 人力越縮越緊 醫院積欠了每人200小時以上的時數 不...
醫生自己應該要明白做任何動作,都有風險存在, 因此, 在建議病人做任何檢查或是治療前, 應該要有萬全的準備, 以因應任何的緊急狀況.
回覆刪除這個故事, 醫生犯了 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錯,
因為一時的大意, 疏忽, 輕易的毀掉一個人的一生,也毀掉了一個原本正常的家庭; 試問,
病人有錯嗎? 為什麼原本應該值得信任的醫生, 最後變成地獄使者?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麼辣; 同理, 沒有把握醫人, 就不要去當醫生. 醫生手上 握著的 生殺大權 比任何職業都來得高, 當然也就需要用極高的標準來衡量.
因此, 要由我來判的話, 判決就是把醫生腦袋打爆, 讓他也變成白菜, 並且將醫生名下一半財產給予受害者家屬做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