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看到了長庚CVSICU1自拍的影片,那衣服、擺設、設備都好熟悉,以前我也是在心胸科組的加護病房上班,看完影片,有好多感觸喔!
影片請看這邊
這個加護病房,是以忙碌號稱的長庚中頂級忙碌的單位,但是裡頭的每個nurse都能力、學理超強,有時候她們到我們這邊支援,我們都會自嘆不如,畢竟不是每個單位都有像麼恐怖的病人狀況,什麼管都有,但相對的,她們的離職率是屬一屬二的高,學姐是屬一屬二的兇,沒辦法,他們的病人狀況都很糟,經不起學妹的不小心,所以學姐要求超嚴格,學妹也就流失的快,但能留下來的,真的都是人中之龍、人中之鳳。
以前這個單位常常缺人,要求其他單位支援,曾發生抽到籤就當場大哭,還有一抽到就離職去開早餐店,要不然就是調過去被退貨,或者之後又離職的,所以我們常常一直要抽籤,一直到護理部發現,這樣會連別的單位的人也流失光光後,才停止這麼殘忍的方式,改以大量新人的方式補人力,但仍然月月缺編。剛剛那個學姐建議要輪調體會次專科,我覺得可以放在每年的新希望裡,每年都可以一直重複許這個願望,因為那個單位實在太忙太可怕啦~除了小珊學姐不正常想過去以外,大家都很害怕的!!
在這裡,要向CVSICU的同事致敬,你們真的太偉大了!加油!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復興號 116車次
我很少坐火車,我也搞不太懂自強、復興還有莒光之間的差別,弄不懂到底是誰快?誰慢?誰新?誰舊?也不太會看車次還有月台,每次坐火車都比坐飛機還要緊張。
大年初二,我一個人從奶奶家要回台北,預計是19:34的復興號,大概22:23會到台北。今年的過年好冷,苑裡的月台小小的,人們都躲到月台間的溫暖地下道,天空不時飄著雨,靠海的苑裡風很透,吹進我帶著毛帽的髮間,吹得我耳朵冰冰涼涼的。
復興號遲了十分鐘,姑姑說,過年期間火車總是誤點,看來她說的沒錯。好不容易,火車來了,我坐的是11車的32號靠走道,坐定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北上的第一節車廂。車上滿滿的都是人,有個酒味檳榔大叔一直被大家趕來趕去,我再三的確認票上的座位號碼,深怕我也會被趕來趕去。總算,火車喀啦喀啦的發車了,我停止我的東張西望,拿出準備好的書還有飲料,準備向三個小時的車程奮戰。

19:46 車子發車了,旁邊是穿短裙的勇辣妹,戴著口罩一上車就靠著車窗閉眼睡覺,我拿著書和零食覺得車廂好冷。
20:47 剛過竹南,火車撞到東西,可以感覺到東西粉碎,一個東西從右邊的窗邊飛過,撞到火車的左邊。火車往前開了十到二十秒,停下來。所有乘客議論紛紛,往車外東張西望。
20:55 車掌廣播:發生平交道事,要停車勘查。
21:06 車掌又廣播:有轎車闖平交道,警方到現場處理。車上一陣喧嘩,看到警察拿著手電筒翻牆進鐵軌。
21:26 車掌又廣播:因車子警方要勘察,旅客請等待接駁車。
22:00 火車往前開,沒有廣播,大家議論紛紛,不是說要換車嗎?
22:06 火車停在新竹,廣播說,車子要換車頭,大概要二十分鐘以上,請趕時間的旅客到對面月台(超遠)搭下一班自強號。車上頓時走掉三分之二的人,車廂超空,但我不想要站在很擠的車廂,就留在復興號上。
停在新竹

車頭開走了,我們是沒有電的被遺棄車廂

車上乘客走一大半

工務先生們很專業的在處理車頭

車頭連結中,明亮的好像帶來希望的感覺

換好車頭,車廂有電了。

22:34 我應該到台北的時間,車子從新竹繼續未完成的旅程。
00:19 到台北,遲了105分鐘。

這是火車被撞的那一邊

過午夜的台北車站超空


這是自由時報的檔案照片,看起來挺驚人的 報導看這邊

我想一定是因為我很少坐火車,所以有機會坐這麼久的火車。回來查了一下這起事故,看到那台小車被撞爛了,幸好駕駛沒有事,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大年初二,我一個人從奶奶家要回台北,預計是19:34的復興號,大概22:23會到台北。今年的過年好冷,苑裡的月台小小的,人們都躲到月台間的溫暖地下道,天空不時飄著雨,靠海的苑裡風很透,吹進我帶著毛帽的髮間,吹得我耳朵冰冰涼涼的。
復興號遲了十分鐘,姑姑說,過年期間火車總是誤點,看來她說的沒錯。好不容易,火車來了,我坐的是11車的32號靠走道,坐定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北上的第一節車廂。車上滿滿的都是人,有個酒味檳榔大叔一直被大家趕來趕去,我再三的確認票上的座位號碼,深怕我也會被趕來趕去。總算,火車喀啦喀啦的發車了,我停止我的東張西望,拿出準備好的書還有飲料,準備向三個小時的車程奮戰。
19:46 車子發車了,旁邊是穿短裙的勇辣妹,戴著口罩一上車就靠著車窗閉眼睡覺,我拿著書和零食覺得車廂好冷。
20:47 剛過竹南,火車撞到東西,可以感覺到東西粉碎,一個東西從右邊的窗邊飛過,撞到火車的左邊。火車往前開了十到二十秒,停下來。所有乘客議論紛紛,往車外東張西望。
20:55 車掌廣播:發生平交道事,要停車勘查。
21:06 車掌又廣播:有轎車闖平交道,警方到現場處理。車上一陣喧嘩,看到警察拿著手電筒翻牆進鐵軌。
21:26 車掌又廣播:因車子警方要勘察,旅客請等待接駁車。
22:00 火車往前開,沒有廣播,大家議論紛紛,不是說要換車嗎?
22:06 火車停在新竹,廣播說,車子要換車頭,大概要二十分鐘以上,請趕時間的旅客到對面月台(超遠)搭下一班自強號。車上頓時走掉三分之二的人,車廂超空,但我不想要站在很擠的車廂,就留在復興號上。
停在新竹
車頭開走了,我們是沒有電的被遺棄車廂
車上乘客走一大半
工務先生們很專業的在處理車頭
車頭連結中,明亮的好像帶來希望的感覺
換好車頭,車廂有電了。
22:34 我應該到台北的時間,車子從新竹繼續未完成的旅程。
00:19 到台北,遲了105分鐘。
這是火車被撞的那一邊
過午夜的台北車站超空
這是自由時報的檔案照片,看起來挺驚人的 報導看這邊
我想一定是因為我很少坐火車,所以有機會坐這麼久的火車。回來查了一下這起事故,看到那台小車被撞爛了,幸好駕駛沒有事,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阿凡達觀後感
阿凡達,徹頭徹尾是一部科技理性運用國家機器及意識型態宰制弱勢族群及市民社會爭霸的資本主義階級鬥爭科技3D版。用優越我者的思維強迫低劣他者吸收,不管是學英文、交通、蓋醫院等,不過就是裹著糖衣的帝國主義侵略,希冀邊陲國能夠依附中心國,好讓中心國可以無止盡的進行剝削之實。
其實也沒有這麼嚴肅,剛剛才看完這部曠世鉅作,還蠻喜歡這部片的,雖然我一直在怒吼傑克一直在「快速動眼期」,都沒有進入「非快速動眼期」,他都沒有完整的睡眠週期......!但是在旁邊人的白眼之下,我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停止看醫學相關片愛找碴的毛病。對啦!對啦!他都可以飛六年到外太空去了,這點又算什麼,是吧!另外,我有注意到下扮演半身不逐的傑克的腿是有呈現萎縮樣的。
在阿凡達已經破幾億的票房下,很顯然我是個晚跟進者,並不是我疑神疑鬼、知識水準及社經地位較低,只是一直想要等沒有什麼人的時候再去看,畢竟個性內向的我,不怎麼喜歡人擠人.......。又離題了,我是想要說說看完這部片的心得的,在寫這篇之前,我上網稍稍看了其他人的影評,大多人都著墨在環保、多元認同、原住民、強權侵略等主題,我覺得很有道理,網路上有很多討論,我這邊就不獻醜了。另外,我還有一些不同的角度觀看此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紙片人無所不在
大家有覺得納美女生的身材很瘦長嗎?就算真實人生中的女科學家是中年肉肉的,但在量身訂作的阿凡達計畫中,她也是瘦瘦長長的,因為所有納美人都是瘦瘦長長的,為了要融入他們,也是要讓自己是這個模樣。這和我們追求時尚的地球人不正是如出一徹?為了要和雜誌上的模特兒一樣甜美可人;為了要讓自己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不管原本自己是什麼模樣,反正就是變成紙片人就對了。
二、炫耀性消費
故事中的傑克為了成為意見領袖,把堪用及忠心的大藍飛龍先放旁邊,而去征服了世人可望不可及的大紅飛龍,而這隻新的紅飛龍並沒有特殊功能,不過看起來很厲害,會讓人害怕,也因此讓傑克順利的成為新的意見領袖,帶領納美人勇敢向前。你說!你說!這隻紅色的大飛龍和最新款的限量經典LV春季包是不是有一樣的商品崇拜功能?就是它其實沒有特別的用途,但是帶著就會有別人欣羨的眼光,甚至能夠成為一個群體的被崇拜者,活脫脫是個炫耀性消費,不僅在於獲得效用或愉悅,也在於標示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並聯繫到個人認同的形塑及維持。
三、中國元素
除了傑克有周公夢蝶的感覺以外,影片中還有竹子在裡頭,最有趣的是那棵Eva,是棵柳樹,我也不曉得這有什麼好興奮的,但是我看到柳樹就想到中華文化,偷偷的希望西方再多追逐中華文化一些,這樣我們也許可以早日不用學英文,而是逼迫那些外國人講中文.....(好期待喔.....)。另外,傑克最後轉移到納美人的身體裡,和周星馳電影西遊記中,香香用移形大法將青霞的靈魂轉到豬八戒身上的感覺很像,只是換成納美人的說法是「能量流動」,但都是把一個人的思考轉到另一個身體裡去。
四、女性角色的重要化
從女主角、女科學家、女大兵、女祭司、Eva,幾個重要的角色都不是雄性,雖然男主角是男的,但他也是在女主角的幫助下才活下來、成為納美人,連到最後宰掉大反派的都是女主角。似乎以前那種男人雄霸天下的氣息慢慢有些轉變,不曉得未來會不會演變成母系社會,然後男人們集結爭取「男性主義」,畢竟歷史告訴我們,所有的事情都像鐘擺一樣,從左邊晃到右邊,又從右邊晃到左邊,從來沒有停止中庸的時候。
五、性與暴力
佛洛依德說:「生之本能是性,死之本能是攻擊」,人類最愛的文類不脫這兩種,要嘛就是愛情片、要嘛就是動作片,要嘛就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片,我指的是有戰爭、爆破的畫面,同時也有男女主角纏綿悱惻的浪漫劇情,不是你腦海中邪惡的那種片,所以就算是外星人的片,一樣會有這麼令人臉紅害羞的情節。
六、虛擬中的真實人生
國外很紅的「第二人生」,可以換成另一個身份在網路上虛擬的真實活著。一切都和真實人生一樣,可以買、賣、結婚,過著和真實人生一樣的感覺。阿凡達也有點玩線上遊戲的意味,一樣超真實,甚至比真實還要真實,不過不用擔心人身安全,角色死掉了,睜開眼睛用力呼吸就好。好玩的是傑克和眾多沉迷於網路世界的御宅族一樣,都需要別人push進食、洗澡等等,一心一意想要待在那個似真非真的夢幻世界,不曉得導演有沒有在暗諷網路人生?
七、結局的再思考
最後納美人喚起了公民參與以及社區意識,算是一種賦權下的積極作為。趕走了天空之人,只留下純淨的少數地球人,我想的是,傑克這個身為促進者及合作者的專家,如果在地球上也是享受既得利益的上層結構、同樣是布爾喬亞中的一員、而且腳是可以行動自如的,他還會不會如此眷戀可以用雙腳走路的日子,還會不會那麼享受原始的生活?又會不會為他們全力以赴?
剛看完片子,腦中百轉千回亂七八糟的轉出許多問號,東拼西湊的寫下今天的心得,最後,我想以黑格爾的這句話畫下句點:
「真正的被壓迫者,將沒有歷史,甚至沒有留下痕跡」
用以提醒自己,觀看事物的角度,千萬不要跟著主流價值走,一定要去找尋被淹沒在歷史洪流及權力鬥爭下的遺跡,因為,那,往往才最接近真實。
其實也沒有這麼嚴肅,剛剛才看完這部曠世鉅作,還蠻喜歡這部片的,雖然我一直在怒吼傑克一直在「快速動眼期」,都沒有進入「非快速動眼期」,他都沒有完整的睡眠週期......!但是在旁邊人的白眼之下,我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停止看醫學相關片愛找碴的毛病。對啦!對啦!他都可以飛六年到外太空去了,這點又算什麼,是吧!另外,我有注意到下扮演半身不逐的傑克的腿是有呈現萎縮樣的。
在阿凡達已經破幾億的票房下,很顯然我是個晚跟進者,並不是我疑神疑鬼、知識水準及社經地位較低,只是一直想要等沒有什麼人的時候再去看,畢竟個性內向的我,不怎麼喜歡人擠人.......。又離題了,我是想要說說看完這部片的心得的,在寫這篇之前,我上網稍稍看了其他人的影評,大多人都著墨在環保、多元認同、原住民、強權侵略等主題,我覺得很有道理,網路上有很多討論,我這邊就不獻醜了。另外,我還有一些不同的角度觀看此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紙片人無所不在
大家有覺得納美女生的身材很瘦長嗎?就算真實人生中的女科學家是中年肉肉的,但在量身訂作的阿凡達計畫中,她也是瘦瘦長長的,因為所有納美人都是瘦瘦長長的,為了要融入他們,也是要讓自己是這個模樣。這和我們追求時尚的地球人不正是如出一徹?為了要和雜誌上的模特兒一樣甜美可人;為了要讓自己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不管原本自己是什麼模樣,反正就是變成紙片人就對了。
二、炫耀性消費
故事中的傑克為了成為意見領袖,把堪用及忠心的大藍飛龍先放旁邊,而去征服了世人可望不可及的大紅飛龍,而這隻新的紅飛龍並沒有特殊功能,不過看起來很厲害,會讓人害怕,也因此讓傑克順利的成為新的意見領袖,帶領納美人勇敢向前。你說!你說!這隻紅色的大飛龍和最新款的限量經典LV春季包是不是有一樣的商品崇拜功能?就是它其實沒有特別的用途,但是帶著就會有別人欣羨的眼光,甚至能夠成為一個群體的被崇拜者,活脫脫是個炫耀性消費,不僅在於獲得效用或愉悅,也在於標示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並聯繫到個人認同的形塑及維持。
三、中國元素
除了傑克有周公夢蝶的感覺以外,影片中還有竹子在裡頭,最有趣的是那棵Eva,是棵柳樹,我也不曉得這有什麼好興奮的,但是我看到柳樹就想到中華文化,偷偷的希望西方再多追逐中華文化一些,這樣我們也許可以早日不用學英文,而是逼迫那些外國人講中文.....(好期待喔.....)。另外,傑克最後轉移到納美人的身體裡,和周星馳電影西遊記中,香香用移形大法將青霞的靈魂轉到豬八戒身上的感覺很像,只是換成納美人的說法是「能量流動」,但都是把一個人的思考轉到另一個身體裡去。
四、女性角色的重要化
從女主角、女科學家、女大兵、女祭司、Eva,幾個重要的角色都不是雄性,雖然男主角是男的,但他也是在女主角的幫助下才活下來、成為納美人,連到最後宰掉大反派的都是女主角。似乎以前那種男人雄霸天下的氣息慢慢有些轉變,不曉得未來會不會演變成母系社會,然後男人們集結爭取「男性主義」,畢竟歷史告訴我們,所有的事情都像鐘擺一樣,從左邊晃到右邊,又從右邊晃到左邊,從來沒有停止中庸的時候。
五、性與暴力
佛洛依德說:「生之本能是性,死之本能是攻擊」,人類最愛的文類不脫這兩種,要嘛就是愛情片、要嘛就是動作片,要嘛就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片,我指的是有戰爭、爆破的畫面,同時也有男女主角纏綿悱惻的浪漫劇情,不是你腦海中邪惡的那種片,所以就算是外星人的片,一樣會有這麼令人臉紅害羞的情節。
六、虛擬中的真實人生
國外很紅的「第二人生」,可以換成另一個身份在網路上虛擬的真實活著。一切都和真實人生一樣,可以買、賣、結婚,過著和真實人生一樣的感覺。阿凡達也有點玩線上遊戲的意味,一樣超真實,甚至比真實還要真實,不過不用擔心人身安全,角色死掉了,睜開眼睛用力呼吸就好。好玩的是傑克和眾多沉迷於網路世界的御宅族一樣,都需要別人push進食、洗澡等等,一心一意想要待在那個似真非真的夢幻世界,不曉得導演有沒有在暗諷網路人生?
七、結局的再思考
最後納美人喚起了公民參與以及社區意識,算是一種賦權下的積極作為。趕走了天空之人,只留下純淨的少數地球人,我想的是,傑克這個身為促進者及合作者的專家,如果在地球上也是享受既得利益的上層結構、同樣是布爾喬亞中的一員、而且腳是可以行動自如的,他還會不會如此眷戀可以用雙腳走路的日子,還會不會那麼享受原始的生活?又會不會為他們全力以赴?
剛看完片子,腦中百轉千回亂七八糟的轉出許多問號,東拼西湊的寫下今天的心得,最後,我想以黑格爾的這句話畫下句點:
「真正的被壓迫者,將沒有歷史,甚至沒有留下痕跡」
用以提醒自己,觀看事物的角度,千萬不要跟著主流價值走,一定要去找尋被淹沒在歷史洪流及權力鬥爭下的遺跡,因為,那,往往才最接近真實。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轉載)台大醫院,美呆了~
轉貼自 愛吃又愛美的女人…醫藥 記者 王瑞玲的部落格
台大醫院,美呆了~
分類:聊醫院的事
2008/10/08 15:12
醫院總是令人感到冰冷、沒有熱情,因為生、老、病、死,全在這裡被包辦。
是否曾發現過,醫院的規模愈大,人情味愈薄~~~~
台大醫院,夠大了吧!先聊聊醫師們,各科P級(教授)、主治、CR(總醫師)、R級(住院醫師)、Inter(實習醫師,代表不同階級的稱謂、穿不同長度的白袍醫師們,經常是嚴肅、不苟言笑的臉孔,因為工作壓力真的很大!
再談談這裡的女性護理人員吧,每天關在這裡,當班時,工作一刻也不得閒,壓力更大,要推銷自己、順利地交到男友、嫁出去,真的是一件難事,她們會讓病人無時無刻處在「備戰狀態」,一會兒進來量血壓、測體溫,過沒有多久,再來抽血、打點滴、接針頭,病人才想瞇眼一下下,喘個氣休息,又到了給藥時間,這些動作,護士們不斷地循環、重覆,病人覺得煩,護理人員搞不好覺得枯燥哩!
醫院裡的工作雖乏味,但她們會變化!改變,在護理站這些女孩們的臉上,
相信嗎?
病房護理站裡「美女如雲」,平時我為了螢光幕前的工作,必須在臉上大作文章,臉上抹著厚到近看也瞧不見毛細孔的底妝、眼皮上五彩繽紛的眼影、長度可掛上五條橡皮筋的假睫毛……,沒想到藝人化妝術,在台大病房護理站也看得到!
嗯…不知道,每天她們會花多久時間精心打扮?我觀察一個月以上的骨科病房護理站,以男性的口吻來說,這裡的「正妹」變多了!
以病患及家屬的立場,是不是傷口的感染率增加了呢?
如果沒有記錯,外科的護理人員是不能化妝的,特別是粉底、眼影,還有還有假睫毛,難道不會擔心在為病人換傷口時,臉上的東西掉下來,造成患部再度地感染嗎???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是否可以留到工作場所之外,再來講究漂亮與美麗?因為你們的工作性質特殊,是白衣天使,不是感染來源,惟有妳們臉上的乾淨與清潔,才能降低病患傷口再度感染的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我轉載自王瑞玲的部落格(若有著作權考量請告知),不曉得各位護理人員有什麼看法呢?
台大醫院,美呆了~
分類:聊醫院的事
2008/10/08 15:12
醫院總是令人感到冰冷、沒有熱情,因為生、老、病、死,全在這裡被包辦。
是否曾發現過,醫院的規模愈大,人情味愈薄~~~~
台大醫院,夠大了吧!先聊聊醫師們,各科P級(教授)、主治、CR(總醫師)、R級(住院醫師)、Inter(實習醫師,代表不同階級的稱謂、穿不同長度的白袍醫師們,經常是嚴肅、不苟言笑的臉孔,因為工作壓力真的很大!
再談談這裡的女性護理人員吧,每天關在這裡,當班時,工作一刻也不得閒,壓力更大,要推銷自己、順利地交到男友、嫁出去,真的是一件難事,她們會讓病人無時無刻處在「備戰狀態」,一會兒進來量血壓、測體溫,過沒有多久,再來抽血、打點滴、接針頭,病人才想瞇眼一下下,喘個氣休息,又到了給藥時間,這些動作,護士們不斷地循環、重覆,病人覺得煩,護理人員搞不好覺得枯燥哩!
醫院裡的工作雖乏味,但她們會變化!改變,在護理站這些女孩們的臉上,
相信嗎?
病房護理站裡「美女如雲」,平時我為了螢光幕前的工作,必須在臉上大作文章,臉上抹著厚到近看也瞧不見毛細孔的底妝、眼皮上五彩繽紛的眼影、長度可掛上五條橡皮筋的假睫毛……,沒想到藝人化妝術,在台大病房護理站也看得到!
嗯…不知道,每天她們會花多久時間精心打扮?我觀察一個月以上的骨科病房護理站,以男性的口吻來說,這裡的「正妹」變多了!
以病患及家屬的立場,是不是傷口的感染率增加了呢?
如果沒有記錯,外科的護理人員是不能化妝的,特別是粉底、眼影,還有還有假睫毛,難道不會擔心在為病人換傷口時,臉上的東西掉下來,造成患部再度地感染嗎???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是否可以留到工作場所之外,再來講究漂亮與美麗?因為你們的工作性質特殊,是白衣天使,不是感染來源,惟有妳們臉上的乾淨與清潔,才能降低病患傷口再度感染的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我轉載自王瑞玲的部落格(若有著作權考量請告知),不曉得各位護理人員有什麼看法呢?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自我的價值
有一種熱情叫做堅持
有一種選擇叫做覺醒
有一門功課叫做自己
回頭 終於明白 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走
愛 可以穿透孤獨與分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謝錦老師的紀錄片,十分鐘預告版
護理教育的這些年來,應該說,在台灣求學到出了社會的這些年來,有沒有人問過我,我到底在幹嘛?念書是為了什麼?考試是為了什麼?修這課是為了什麼?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我認真的想了又想,想了再想,好像.....沒有。
影片中的小朋友們,從一開始低頭不語,能躲則躲,到後面可以一連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想老師應該花了很多時間在做引導的工作,讓學生能勇敢面對自己和表達自我的想法,認真去思考「我」的定位。
我們都在傳統的道德教育下長大。我們不喜歡聽下位的人說話,我們覺得那個不成熟、太幼稚、不該去思考自己的位置在那裡,反正就是聽話、讀書、不要標新立異、不要想太多....;我們也不喜歡去想自己在幹嘛,反正前人走過的路一定就是康莊大道,跟著走就好了!這樣的想法用在護理界,好像也是這樣。
學妹犯錯一定是因為她學理不足、能力不夠、反應太慢;學妹被罵也會覺得自己學理不足、能力不夠、反應太慢。於是乎,學妹們停止思考,只努力讓自己COPY成學姐一代、學姐二代,讓護理界的「傳統」能如長江一樣綿延流長。
好久以前,有個學姐接了小妙學妹的班,發現她照顧的腎衰竭病人櫃子裡的灌裝奶五花八門,有肺衰竭、低脂、低蛋白、糖尿病等等五顏六色的不同種類,看起來十分熱鬧。學姐把小妙叫過來問,為什麼腎衰竭病人的櫃子裡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配方奶?小妙是個很天真的小菜鳥,想法單純直接,她說:「這樣病人才不會喝膩啊!」小妙的想法是,我們吃飯也是雞腿、排骨、麵啊、飯啊,換來換去,病人每天都喝一樣的,口味應該也要變化一下啊!
學姐臉色一青,把小妙對於管灌飲食的學理電了一遍,包括各種不同種類內容物、功能與熱量,接著電她病人的病理機轉,問她為什麼病人要限定腎衰竭飲食?小妙學妹答得支支唔唔,最後學姐再叫她好好看清楚,這幾種奶的調味都是同一種,都是香草口味的,所以就算學妹換來換去,無論這病人是不是植物人,他都是只能喝同一種口味。小妙學妹在常常出這種包的情況下,變得沉默了,她覺得自己不適合護理,常常犯錯,而且都太跳Tone。她一年後離開了臨床,到其他地方發展了。
多年後,我有個可愛的學姐因為感冒,病毒感染到腦部,被插了管送進加護病房。她有點嚴重,神經學的症狀全部都有,E1VEM1慢慢恢復到E2V2M2,再到清醒但是眼睛沒有辦法對焦、吞嚥困難等等,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她都需要臥床,插著鼻胃管。連被灌了三個月的配方奶,她說-很噁心!對喔!這樣真的很噁心,沒有任何其他味蕾的刺激,每天六餐、一連90天,連反胃都是也都是香草口味,那真的感覺很可怕。
在長期壓模式的教育下,我們會告訴病人、教導學妹,這樣才是對的,才是符合醫療的。但是我們還有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思考,有站在專業的促進者的角度去思考嗎?剛當護士的小妙有想到,可是她的小火苗被我們一腳踩滅,變成一模一樣的薑餅護理人。當然腎衰竭的病人還是該喝低鉀、限水管灌奶,但也許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想法,給病人其他味蕾刺激,用棉枝沾沾有鹹味、酸味的湯或飲料,一方面刺激病人的食慾,加速腸蠕動及胃排空,另一方面也安撫病人沒有辦法進食的痛苦,可是我們都沒有想到,或是說,我們根本沒有去想。
後來,我到了加護病房去,做好心理準備去學著如何當個加護病房版的薑餅人。某天,一轉頭看到一個插管的奶奶手一直往嘴巴靠(加護病房也是有清醒可以動的,只是不能自呼要用呼吸器而已),我很緊張,害怕奶奶一把拔掉她嘴裡的氣管內管,突然又看到奶奶又把手放下,過一會又把手靠近。我走過去一看,發現奶奶手上有個小小黃黃的條狀物-魷魚絲。原來是學姐給了她一條魷魚絲,讓她感受一下過年吃零食的氣氛。
我看著奶奶嘴裡插著管但笑得好像四歲的小朋友,因為含著那條小小的魷魚絲讓她心情好、胃口好、口水也變多了。學姐在旁叫我不用擔心,奶奶只是在「含」零食而已,不會拔管也不會咬管,奶奶笑著對我拼命點頭,舉起那前端已經沾滿口水的魷魚絲對我招招手。喔!原來護理是這樣,站在我們與病人的生命現場,是用簡單、有人性的做法,讓痛苦不堪的疾病過程變得柔和;原來護士是這樣,是用聰明、溫暖的雙手,讓病痛人們也能有陽光普照的時光。
謝錦老師的紀錄片,讓我想起這些小故事。在經過這些年之後,我才慢慢會思考原來人生是這樣,要經過一連串的衝擊還有反省讓自己能夠找出自己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這樣,護理的價值也是這樣。謝錦老師的學生很幸運,有個老師願意激發學生長滿蜘蛛網腦袋好好去思考、去感覺,就算他用的方法很另類,就像那位學生說的「也許不是全部,但最少一半以上的同學,不想要修這堂課!」(有多少老師聽到這句話還可以繼續教的呢?)
但換個角度想,人生不就是這樣,那麼多震撼我們不想要經歷、這麼多痛苦我們不想要承擔、這麼多責任我們不想要肩負。我們可以選擇逃避針鋒相對,也可以選擇面對侃侃而談。在無法缺席的人生的必修課裡,評分的方式不是ABCDE,也不再是12345,說到底,不過就是這段短短數十載的歲月中,自我的價值罷了。
有一種選擇叫做覺醒
有一門功課叫做自己
回頭 終於明白 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走
愛 可以穿透孤獨與分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謝錦老師的紀錄片,十分鐘預告版
護理教育的這些年來,應該說,在台灣求學到出了社會的這些年來,有沒有人問過我,我到底在幹嘛?念書是為了什麼?考試是為了什麼?修這課是為了什麼?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我認真的想了又想,想了再想,好像.....沒有。
影片中的小朋友們,從一開始低頭不語,能躲則躲,到後面可以一連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想老師應該花了很多時間在做引導的工作,讓學生能勇敢面對自己和表達自我的想法,認真去思考「我」的定位。
我們都在傳統的道德教育下長大。我們不喜歡聽下位的人說話,我們覺得那個不成熟、太幼稚、不該去思考自己的位置在那裡,反正就是聽話、讀書、不要標新立異、不要想太多....;我們也不喜歡去想自己在幹嘛,反正前人走過的路一定就是康莊大道,跟著走就好了!這樣的想法用在護理界,好像也是這樣。
學妹犯錯一定是因為她學理不足、能力不夠、反應太慢;學妹被罵也會覺得自己學理不足、能力不夠、反應太慢。於是乎,學妹們停止思考,只努力讓自己COPY成學姐一代、學姐二代,讓護理界的「傳統」能如長江一樣綿延流長。
好久以前,有個學姐接了小妙學妹的班,發現她照顧的腎衰竭病人櫃子裡的灌裝奶五花八門,有肺衰竭、低脂、低蛋白、糖尿病等等五顏六色的不同種類,看起來十分熱鬧。學姐把小妙叫過來問,為什麼腎衰竭病人的櫃子裡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配方奶?小妙是個很天真的小菜鳥,想法單純直接,她說:「這樣病人才不會喝膩啊!」小妙的想法是,我們吃飯也是雞腿、排骨、麵啊、飯啊,換來換去,病人每天都喝一樣的,口味應該也要變化一下啊!
學姐臉色一青,把小妙對於管灌飲食的學理電了一遍,包括各種不同種類內容物、功能與熱量,接著電她病人的病理機轉,問她為什麼病人要限定腎衰竭飲食?小妙學妹答得支支唔唔,最後學姐再叫她好好看清楚,這幾種奶的調味都是同一種,都是香草口味的,所以就算學妹換來換去,無論這病人是不是植物人,他都是只能喝同一種口味。小妙學妹在常常出這種包的情況下,變得沉默了,她覺得自己不適合護理,常常犯錯,而且都太跳Tone。她一年後離開了臨床,到其他地方發展了。
多年後,我有個可愛的學姐因為感冒,病毒感染到腦部,被插了管送進加護病房。她有點嚴重,神經學的症狀全部都有,E1VEM1慢慢恢復到E2V2M2,再到清醒但是眼睛沒有辦法對焦、吞嚥困難等等,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她都需要臥床,插著鼻胃管。連被灌了三個月的配方奶,她說-很噁心!對喔!這樣真的很噁心,沒有任何其他味蕾的刺激,每天六餐、一連90天,連反胃都是也都是香草口味,那真的感覺很可怕。
在長期壓模式的教育下,我們會告訴病人、教導學妹,這樣才是對的,才是符合醫療的。但是我們還有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思考,有站在專業的促進者的角度去思考嗎?剛當護士的小妙有想到,可是她的小火苗被我們一腳踩滅,變成一模一樣的薑餅護理人。當然腎衰竭的病人還是該喝低鉀、限水管灌奶,但也許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想法,給病人其他味蕾刺激,用棉枝沾沾有鹹味、酸味的湯或飲料,一方面刺激病人的食慾,加速腸蠕動及胃排空,另一方面也安撫病人沒有辦法進食的痛苦,可是我們都沒有想到,或是說,我們根本沒有去想。
後來,我到了加護病房去,做好心理準備去學著如何當個加護病房版的薑餅人。某天,一轉頭看到一個插管的奶奶手一直往嘴巴靠(加護病房也是有清醒可以動的,只是不能自呼要用呼吸器而已),我很緊張,害怕奶奶一把拔掉她嘴裡的氣管內管,突然又看到奶奶又把手放下,過一會又把手靠近。我走過去一看,發現奶奶手上有個小小黃黃的條狀物-魷魚絲。原來是學姐給了她一條魷魚絲,讓她感受一下過年吃零食的氣氛。
我看著奶奶嘴裡插著管但笑得好像四歲的小朋友,因為含著那條小小的魷魚絲讓她心情好、胃口好、口水也變多了。學姐在旁叫我不用擔心,奶奶只是在「含」零食而已,不會拔管也不會咬管,奶奶笑著對我拼命點頭,舉起那前端已經沾滿口水的魷魚絲對我招招手。喔!原來護理是這樣,站在我們與病人的生命現場,是用簡單、有人性的做法,讓痛苦不堪的疾病過程變得柔和;原來護士是這樣,是用聰明、溫暖的雙手,讓病痛人們也能有陽光普照的時光。
謝錦老師的紀錄片,讓我想起這些小故事。在經過這些年之後,我才慢慢會思考原來人生是這樣,要經過一連串的衝擊還有反省讓自己能夠找出自己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這樣,護理的價值也是這樣。謝錦老師的學生很幸運,有個老師願意激發學生長滿蜘蛛網腦袋好好去思考、去感覺,就算他用的方法很另類,就像那位學生說的「也許不是全部,但最少一半以上的同學,不想要修這堂課!」(有多少老師聽到這句話還可以繼續教的呢?)
但換個角度想,人生不就是這樣,那麼多震撼我們不想要經歷、這麼多痛苦我們不想要承擔、這麼多責任我們不想要肩負。我們可以選擇逃避針鋒相對,也可以選擇面對侃侃而談。在無法缺席的人生的必修課裡,評分的方式不是ABCDE,也不再是12345,說到底,不過就是這段短短數十載的歲月中,自我的價值罷了。
訂閱:
文章 (Atom)
最近熱門文章
-
「喂!兩台車啦!..........就是十號早上八點........對!對!對!........」有人在很大聲的講電話,很大聲,很大聲,大聲到蓋過了正在問診的門診醫師「阿媽!歹勢,卡大聲一點!」,門診醫師剛升主治醫師,雖然聲音聽不太清楚了,他仍想以維持表面和諧的狀態,所以盡量在噪...
-
今天的主題是-「草食學姐」及「肉食學姐」帶領之 學妹存活率 初探。 事情是這樣的,「草食學姐」代表-小珊學姐,是個超好的學姐,做事態度認真、對病人體貼,從來不會亂發脾氣,永遠都很有耐心、很溫柔一步一步的教導後進。也就是說,今天如果小珊學姐生氣了,全部的人都會非常、非常好奇那人...
-
這片白色天空,好像已經從白色巨塔飄走,來到一般人的世界,就是一般會吃、會喝、會玩的正常世界,不再是阿長、學姐、學妹、病人、家屬之間輪迴不休。 呼~慢慢的,我發現我開始會對屎啊、尿啊、被車撞得血淋淋等有反胃感,也開始了解食物不是只有雞腿、排骨便當等,現在的我,不用趕著上班了,更能夠...
-
又一隻跑到大馬路上的醫生鼠,這次是跑到內湖高中進行疝氣健檢,被指控讓小女生的心靈受損,媒體、家長會、學校、社會學系主任無不拿起鍋碗瓢盆紛紛喊打! 「打啊!打倒醫療父系霸權主義!」 「丟啊!丟死這高姿態的醫療觀看思想!」 「太可惡了!怎麼可以脫我女兒褲子!」 好吧~我承認我有立場,...
-
在三元補習的醫護同仁們,對張文忠老師應該不陌生,他長得有點像加菲貓,很可愛也很恨鐵不成鋼的一位老師;非圈內人也許對他另一個名字比較熟悉-劉增榮老師。 如果都不知道也無所謂,重點是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他的文字。 在很遙遠的十七歲那年,我在他的講義上拜讀了他的大作,我覺得很美,好像隨著老...
-
明年醫院要評鑑了 因為不止分等級 還要排名 不能輸人也不能輸陣的這間醫學中心 使盡全力的在補充人力 本單位總共也只有13床 目前24人運轉下 平均一人可放假6-7天 預計補到34-39人 彷彿看見烏托邦在和我招手 但似乎有點隱約的不對勁 單位正以每1-2週的速度補新進學妹 每個學...
-
「沒想到妳這個護士也懂蠻多的嘛~」 聽到這句,我差點沒把手上的沸騰的豆腐鍋從他頭上給蓋下去! 搞什麼鬼! 老娘我精心在小學同學會打扮的漂漂亮亮,想說改走氣質風,讓整個人看起來比較和善一點,還好心的衛教你背痛的處理方式,講這什麼鬼話~痛死你好了,搞不好就是得罪太多人,每個人都回家做...
-
兩個看來頂多二十來歲的女孩 一左一右圍著病人 阿姨是因為突然大量咳血 導致休克 缺氧造成的腦病變 讓她變成了一顆白菜 終日睜著無神的眼睛望向天花板 女兒應該還是比較窩心 貼著媽媽的臉 握著手 像是她還醒著一般 躺在媽媽的床上 各靠著一邊 兩人交替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情 嬉鬧著像是在...
-
最近很有空,所以把之前寫的工具文做了更新,添加了CPR紀錄的部份,希望能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人報到,獨立後,快則一天,慢的一週,這新人一定會哭。有些人在單位就忍不住,有些則是紮小人,不管怎...
-
一歲半的翔翔雖然39度多燒了三天,揮動小手逃離打點滴的求生意志還是十分堅強。陳總醫師邊閃躲翔翔有力的小手,右手熟練的拿緊IC needle(打點滴的針),嘴裡邊哄著邊微笑的接近他。「不要~」翔翔大眼裡滿滿的眼淚,小臉蛋脹得通紅,哭叫的想要掙脫這白色的恐怖行刑室,在他眼裡,我們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