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不要相信任何人」-是我在臨床學會最重要的事

護理不是大隊接力,不是「眼睛看著前面,手往後伸,你的隊友就會穩穩好好的把接力棒遞到你手中,你只要往前衝把棒子再交給下一棒,或是挺身衝刺就好」的工作。

請你務必在奔跑時,看一下旁邊同跑的會不會踩著你的跑道,以及接棒時,回頭看一下,隊友給你的,是棒子還是法院傳喚的紙筒。

在臨床待了些日子,一直到好些年後,才驚覺原來不信任任何人」才是真正能夠全身而退而且準時上下班的黃金法則。

當時年幼,大夜班Leader學姐看我菜鳥一隻,算準我無法好好抽完十床血、六床lock、三床IV,十分好心的走到我的工作車前,開始幫我從段落的尾巴抽血,想說分擔一些我手慢腳慢的可能到交接班都還做不完的工作。

於是乎,我懷著感激的心情,從段落頭開始緩慢的進行,以我抽一床、學姐進展兩床的速度前進,突然間,學姐跑來告訴我,她剛剛某一床少抽了一管血,叫我等下自己去跟病人解釋為何要抽第二次。同場加映,一小時候,學姐抽的第一管溶血,檢驗室要我補一管下去,於是我要再度去跟病人說,為什麼要抽三次血?

依然是年幼動作慢,一樣是大夜,學姐看我這段每一床都有一點的IV要打,18床打完少說要一兩個小時,學姐再度體恤我動作緩慢,跟在我的藥車旁邊,我打A床她去打B床,於是發藥的速度以兩倍速進行。

正在我手裡拿著最後一支抗生素小空瓶,心裡正得意終於有機會吃宵夜時,一走出病房,我看見學姐快手的把我工作車藥盒裡的藥拿出來直接丟在回收桶,神色怪異,一問之下,她說:「多了一支gentamicin(抗生素),不知道是那一床的,所以就丟了!」

來到了已經過了快一年,沒有那麼年幼的時期,新來的阿長為了展示自己很照顧員工,與大家同在,熱情的在病房巡視,說是一床病人準備要打化療,還在Hydration(大量補水),因為想上廁所,請阿長幫忙拿掉個五分鐘,讓他好好大個便。

我向阿長表達感謝,畢盡胸腔科病房每天都要on Endo,白班檢查又多,真有夠忙的,病人這點小事,有時真的分身乏術。沒想到過了20分鐘,病房鈴聲大作,我重新來到剛剛那床去大便的化療病人的病房,發現這20分鐘的水全部都灌到棉被裡了,我只能樂觀的想:「幸好不是化療藥」。

又有一次,阿長再度挺身去幫忙接新病人,喜滋滋的帶了新病人初評回來,別的不說,GCS評了E2V2M4回來,但這病人眼睛睜很大,手綁著約束帶,少說也有E4V2M5,不會拔管他幹嘛被綁?

但是我們的阿長非常堅持他的眼神沒有神,揮開to pain的力量很弱,最後出動了主治醫師向她解說coma scale(昏迷指數,最低3分不是0分)跟muscle power(肌肉力量)的意義。

更不用說,曾經正在大夜交接班時,家屬衝出來說病人很喘,小夜學姐老神在在說:「已經請醫生看過。」然後繼續交班,過了十分鐘病人CPR、三十分鐘往生,接完班第一件事是辦expired(往生、再見、掰掰)。

然後在那天晚上接上了五台呼吸器,終於在接近三點有空走到最後一床,發現病人SAT(血氧濃度,滿分100%,95%以下不及格)只有76%,cyanosis到肩膀,但只掛了一條NC(電視上重症病人裝飾用氧氣管) 開到6L的難忘夜晚。

以上是學姐及阿長,而學妹的「啊!啊!啊~~」的部份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捧油可以參考拙作:「沒有帶不起來的新人,只有不會帶的學姐!」

經過了很多很多次的深呼吸,我終於理解這是一份掛自己名字的工作,別人做的不管是好是壞,最後責任都是自己在扛,因為主責護理師的名字寫的不是愛幫忙的學姐,更不是有特殊堅持阿長。

我終於傷痕累累的學到:

一、交班前先巡病房


要至少早半小時來上班,先翻過所有病歷,確認點滴等等,然後搶BP monitor去巡一圈病房、確認管線、確認病人還活著。

二、每個order都要確認


謄寫在Kardex或藥單的一定有order,確認order不是大夜的責任,因為接班不追,一步錯、步步錯。

三、請相信直覺


心裡覺得怪怪的,那就一定有怪怪!千萬相信自己的直覺,多看一點、多問一句、多確認一次。

四、眼見為憑,不要相信任何人


人總是會犯錯,無論資深或資淺,只要是人類,就會犯錯,只能說慶幸當時人緣並不好,接我班以及同班的學姐以挑我錯去告狀為樂,雖然挫折,但也替我糾出了不少可能會鑄成嚴重後果的大錯。

話已至此,請各位還在臨床的護理同仁,如果還需要這份薪水養家活口,那至少學著不讓自己惹上麻煩吧!

人會犯錯,你不知道他犯的這個錯最後會為自己帶來怎樣的後果,醫療比起其它行業,已經是單純許多,「多半」是存著善心,「機歪的學姐」也好、「難搞的學妹」也好、「龜毛的護理師」也好,那些難聽的標籤,比起安穩度日的重要性,真的是微不足道啊!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沒有帶不起來的新人,只有不會帶的學姐!」



「沒有帶不起來的新人,只有不會帶的學姐!」

新進三個月的小王振振有詞,她開始大罵單位學姐人機歪、什麼都用罵的、連好好講話都不會、一直罵一直罵!

「你們那種變態的『電人』文化早該跟恐龍消失了!」小王一路飆髒話,咚咚咚的節奏跟打鼓一樣。

「不然說來聽聽,妳都被電什麼?」不當新人這麼多年,還蠻想聽聽現在學姐們有沒有新創意。

「什麼都電!」

小王開始一件一件的細數,我就稍為整理一下方便閱讀:

1.「CPR時不過是拿藥慢了一點、AMBU扣歪了、lead貼反,但這些學校都沒有教啊!」
2.「白班才三點,晚了一點叫血來輸,不過就是給小夜,我有去問當科可不可以DC啊!是當科說還是要輸的!」
3.「病人自己愛亂動點滴out,VS查房時被發現,家屬又沒來告訴我!」
4.「學姐自己為是老愛問我學理,我才剛來三個月而已,下班都累死了,怎麼有辦法看書!」
5.「病人AAD少記價了一個胸管,病人都快死了,送他又怎樣?胸管又沒多少錢!?」
6.「交班比較少見的診斷還不太會念,這很合理吧?」
7.「消毒用三消很麻煩啊,我用一消也有用力刷啊,學姐飆我像是我殺了她爸一樣!」
8.「不過是忘記抽痰次數,多記了一次,又不是沒抽!」
9.「K 7.2我知道要報啊,想說查房再一起跟VS講啊!」
10.「準時下班有什麼不對?V/S明天再連起來還不是一樣!他又不是等下就出院了!」

看來臨床上始終如一啊!

當初我會被罵的那些,現在也還是會被罵,在我學姐那個時代也會,應該在師祖那個時代也會。

「不過啊!我回家就一直哭啊,還瘦了兩公斤,我媽叫我不要做了,打給阿長,阿長被我媽罵了一頓,現在可乖了!學姐們對我講話也都很客氣呢!」小王有點得意的說:「好好講話不就得了,要給我下馬威,下輩子吧!」

她的一段話,讓我想起我剛從一般病房進到加護病房,二度當新人的事情。

那時所在的加護病房,是院內屬一屬二的高品質單位,單位內有四根ANH支柱,平衡著整個單位,學姐做為表率,整個單位的學理與態度都非常好,留任率也高,只有一個準備升N2的資深N1,其它都是五年以上的資深學姐,有VIP的話,首選我們單位。

這些不是我說的,是我換單位之前,向科內總醫師打聽的。

剛進單位時,病房跟加護病房的深度落差,著實又挫折了我好一陣子,好不容易撐過無知混亂的日子,來到了換單位後的第二個月。

從換月的那天起,我的Leader下班前都會衝過來幫我整理病人單位,對齊床單、病人水杯補滿水、確認order與表單,弄得整整齊齊的,她說:「妳小夜要交班的是最可怕的AHN,我只能幫妳到這裡了!」

我心頭一驚,居然還有比第一個被兩大發電機夾殺更可怕的情況,我跟著抖抖抖的再檢查個五遍。

AHN學姐來了:「嗯,交班。」AHN學姐抬頭看了一圈:「嗯,好。」然後,然後,我就下班了。

這樣的日子差不多又過了半個月,這位傳說中很可怕萬事電的AHN學姐一起上了白班,在幫病人翻身時,她突然跟我說:「妳在病房待了兩年,學理跟技術實在是不怎麼樣,」

靠北!

現在是把握機會要電我!怎麼這麼突然?我交感神經都興奮的毛都站起來了,正在準備看是要逃跑還是戰鬥?

「可是妳對病人實在很用心,」她邊幫病人翻身邊看著我,笑著說:「想電妳,真的是電不下去!」說完,她自己沒有形象的笑得很大聲。

學姐的一番話,我實在聽不出來是褒還是貶,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好像同時被打了巴掌又被摸了兩下頭。

一直到很久以後,我終於有機會帶著學妹或是實習生,那個時候,我理解了當時AHN學姐的心情,那是一種:「好啦,學理跟技術慢慢教啦!對病人用心,至少不會長歪啦!」的期待。

親愛的小王學妹,護理可以是一份養家活口的職業,也可以是一份自我實現志業,差別只在妳的心。

如果妳願意把護理當成是志業,那請記得保持一種希望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讓病人得到最好的心,那麼其它語言與非語言其實都是表面,只是個過程,如果妳同一個錯不會犯第二次,不會過了半年還在被罵的。

你說:「只有不會帶的學姐,沒有帶不起來的新人!」但我長大當了學姐,才知道學姐的分法是:「以後會一起上法院的學妹,以及接班好安心的學妹!」面對不把人命當命的學妹,我想任誰都不會有好臉色,那可是會惹上長達數年的大麻煩的。

其實,被罵也好、被電也好、好好講也好、拉著手帶著做也好,單位感覺好也好、單位感覺不好也好,這一切的目標是為了讓病人得到妥善的照顧,一直往這個核心目標走。

如此一來,在臨床業務時,就不要被那些外在的表面所干擾,而且妳都長這麼大了,必需知道,並不是好好跟妳講話的,就是好人,相對的,講話大聲的,也不見得是壞人,亦或者學姐是不會帶,還是不想帶?

下次,不愉快的時候,先要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到以病人為核心的這個目標,妳做的所有一切,會不會違背了這最高原則,再以這個原則看看那些態度好、或是態度不好的學姐說的話、做的事,是只是圖個方便、為了己利,還是她也在為了病人這個最高原則,跟妳有一樣的努力?

親愛的學妹,為自己訂個目標,護理可以是一份工作,也可以是一份志業,能夠在工作裡得到自我實現的機會,我們其實都是很幸運的。


ps 我們也來賭賭,不只臨床,光這篇文章就有多少人會只看標題(表面)不看內文(核心)就開始評論的!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七月厭世離職潮之生涯規劃小建議


大家好,又到了七月就職厭世潮的月份了。

白色天空也邁入了十年光景,每年七月,按慣例會出現一批剛就職不適應的學妹,以及去年這時就職剛滿一年的小學姐來信,多半是職場適應不良,抱怨單位學姐及其它所有人,問我怎麼辦?

如果妳是剛就職,請待滿半年


半年,是一個新人從不知道東西放那裡到可以獨立判斷七八成臨床狀況的時間,這就跟小孩要長大就是得經過口腔期、性蕾期一樣,這是成長的階段,就算天資再聰穎、學校成績再好,臨床上的突發狀況,沒有真槍實彈,永遠只是紙上談兵,說已經掌握,是假的。

這時的學弟妹往往覺得自己在痛苦的深淵,做什麼都錯、怎麼做都被罵,覺得學姐機車、病人機歪、醫生傲嬌。

我二技工讀只是新進學妹時,也常常想著怎麼樣捏小人比較靈驗的事,三天兩頭學姐向阿長告狀、下不了班、ON 不上 IV、吃不了飯,瘦到內衣鬆垮垮,還有一再復發的UTI。

那時的心願,只有蓋學姐布袋。

慢慢的,時間到了六個月,我開始變胖了覺得褲子有點緊,我才突然發現:「我每天都有吃午餐了!」

當然,這種過勞不正常的工作環境不是正確的,我絕對支持身體比工作更重要,只是那個時候的那個氣氛的那個環境,是一個新人的成長必經之路,請先不用跟我爭辯我奴性很強的事,那就跟問梅長蘇為什麼不去做CT一樣沒有道理。

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六個月讓我從每天六點上班十點下班,到可以準時上班準時下班,白班照顧14-18個胸腔內科插管跟插秧一樣平常的病人,中午吃飯還可以幫所有同事訂便當,或是大夜連抽14管血再加五個IC,還能去幫同事抽血,可以做到從學姐拍桌子罵我髒話到醫師同事告訴我,今天跟我一起上班覺得氣氛很好。

這些成長都需要時間,比的是誰能承受這些壓力。

半年,可以讓妳在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工作後做出決定,那時再來說自己適不適合護理,也不遲。


如果妳已經待滿一年,請與自己對話


待了一年,表示在工作上至少常規知道,也有某種程度的能力可以獨當一面,差不多可以感覺一下自己到底要在這份工作做多久,有幾個評斷的方式

1.抬頭看你的學姐及主管,他們是不是你想成為的未來?


N0會覺得N2好快好俐落、N3好嚴肅標準、N4好有威嚴,但待了一年之後,慢慢看得出來有些學姐只是剛好時間到,醫院要評鑑所以被拉上去湊人數,我想請你看的是,十年後的你,想不想當基層護理人員(N1-N4)、想不想當護理長、想不想當督導、副主任、主任,這些在護理部門的職位你有沒有興趣?

或是想離開護理部到醫事當NP、醫技當檢查室人員?

如果都沒有,妳得考慮離開醫院的事。

離開醫院的選擇也可以很簡單,拿護理師執照去小診所繼續當護理人員,但常常聽到同事並不甘心自己從月均薪七萬變成兩萬八,所以繼續在大醫院浮沉著,喊著想離職,但還是每天準時來上班,每五年領一次金牌,最後在資深員工榮退會場被表揚。

滿一年了,可以為未來打算了。


2.你的身價,差不多是你最常聊天的十個人的平均。


薪水絕對是挑選工作的考量,可以直接看得出來老闆對你的器重與否,以及是你的身價的衡量,在一般人身上,我更相信「物以類聚」。

不如把你最常聊天的十個人年薪加總,平均起來看看,你的薪水也差不多是這個均值的上下。

這並不是瞧不起低薪,但是又有誰不想高薪?

我現在說的是一個人的思考與脈絡,眼界高、視野廣的人,自然有能力爬到更高的位置,領更高的薪水,而這樣的人想要聊天,也不會喜歡跟不知所云的人說話,而是會跟能夠一起看得更遠的朋友,激發更多的可能。


意思是說,如果你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都是領兩萬八,那他的身份頂多是服務生、基層人員,做不了決策、看不了遠方,所以這個薪水誰來領都可以,這個做不好,換下一個就是,跟免洗筷一樣。

如果是領五萬,那大概是個小主管的身份,或是年資至少有五年以上,有一點點的小經驗,也比較懂得事情運作,或是積極的業務,又或是我們這種賣肝的職業。

如果薪水是二十萬以上,那至少是個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員,老闆願意多花錢留住他,或是一兩間小店規模的自營商,這些人比較不會被情緒絆住,想得是如何處理事情,如何前進。

當然,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基礎,很難一言以蔽之,只能做個簡單分類而已,用意在提醒各位學弟妹,如果你有心要過更好的生活、看更廣的世界,請把努力自己放在更多聰明人的環境裡,去聽、去學、去看那些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你離開小小的池子,有機會到大海。

當然,這個前題是,你自己具不具備讓這些聰明人把你當聊天對象的深度及廣度。


3.你的基本技能與第二專長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已經很想離開了,我想請你等一等,請先檢查你的基本技能及第二專長。

基本技能是電腦跟英文,基本的文書處理會了嗎?word分清楚分節符號、分頁符號,會上頁碼了嗎?excel打開就密集恐懼症感到害怕了嗎?函數會用幾個了?

英文不用說了,這大家都知道了。

而第二專長的部份,施主,這要問你自己,你夠了解自己喜歡、擅長可以傾家蕩產為此專研的事物是什麼了嗎?

如果只是要找一份工作謀生,只是想在FB打卡吃下午茶,那就好好的留在護理界,不會有其它工作比這薪水更高更穩定了,別忘了,護理工作可是有執照築起了一道高牆,保護自己的工作權,不被他人搶走,至於這道牆有沒有擋住你,那得看自己爬牆的能力,夠不夠高明了。

真心想走,請用一年的時間存錢,再累都爬起來去把基本技能補足及找尋你的第二專長方向,沒有誰可以告訴你未來怎麼走,但我確定的是,你裝備越多,可以走得越遠,越久。

這世界好大,好有趣,出去走走沒什麼不對,也沒有什麼不好,我知道有護理師現在在東京做中、英、日翻譯,也知道有去上海開醫療顧問公司,或是之前介紹過開服裝店的學妹正在相關研究所進修中,當然也認識留在臨床一心一意想幹掉主任的學姐,這些人的技能與專長不一樣,一樣的是都非常非常認真與努力。

我們很幸運,有一個薪水不錯、地位不錯也不用曬太陽的專業工作,很值得深耕也很值得帶出去跟其它專業結合,無論各位最後離開也好,留下也好,我真心希望各位迷惘的學弟妹,做了決定,請走到底。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我可以說,我至少圓滿照顧了一位病人


「我剛好要買電器啊,外面會被人家騙,不如跟妳家買!」


那一年,我剛從一般病房轉職到加護病房,從一對十八的蜻蜓點水變成一對二的深度護理。在病房時,只需跟家屬點頭打招呼,對話的長度不會超過血壓機的充氣時間:「綁、按、瞄、數、抄、報」,生命徵象量測的短暫停留,幾乎是我與大多數家屬的所有互動,但是,加護病房不一樣。


我還記得那天的樣子。

在聽急診交班時,樓下學姐用誇張的語氣說:「95歲了喔!」意識不清、救護車、急診、插管、轉加護病房,行雲流水的轉床程序,不到20分鐘,一位閉著眼的白髮奶奶,由急診護理師壓著ambu,一大群家屬緊緊的跟著病床前進,怕沒跟緊,奶奶就不見了似的。


接新病人的SOP一如往常:「請各位先稍等,我們整理完奶奶會讓家屬進來。」在病房門關起之前,面臨親人生病慌張不安造成的低氣壓在加護病房大門早已伺機竄入,那些隱隱約約刻意壓低的抽泣聲,更加添了ICU裡如鯁在喉的低迷氣息。


這是一位被家族疼愛的奶奶,雖然已經95歲,也聽說她早在過80歲大壽後就不再出門,這十多年來都是在家裡簡簡單單看著兒孫滿堂,很有個性也很風趣,無論子孫或是曾孫、無論在世界的那個角落,總是常常安排時間回來握握奶奶的手,被她訓斥也好、被她逗弄也好,像是家族中的麥芽糖,偶爾黏牙,但總是蜜得心裡甜甜的。


這天,同住的大伯父準備好午餐,要請奶奶用餐,卻發現怎麼也叫不醒,慌張之下送了急診,六神無主的讓奶奶CPR、插管,再轉送到我的單位。短暫的會客時間,往往是呼吸器「呼-呼-」的交錯打氣聲,間歇著不知那床扭動掉落的血氧偵測器的「嗶-嗶-嗶-」,家屬望著躺在床上無意識的家人,直到眼眶積滿了淚水,才慌張的轉頭看著床頭跳動的心電圖,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如家屬的忐忑。


但這兩孫子及孫女很吵,他們是這位奶奶的二兒子的兒子女兒,他們在奶奶住進來後的第二天早上,從阿里山上將名產店安置好,連忙趕回來接受成為照顧主力:「店擺著就好,阿嬤比較重要」,這兩位,在第一次會客就很吵。


「我阿嬤喜歡熱鬧啊!」他們總是講得理直氣壯!


「阿嬤!我剛剛有遇到三叔,他說妳今天比較漂亮喔!」
「阿嬤!妳知道子賢這次國文考95分!」
「阿嬤!我會輕輕幫妳捏腿啦!」
「阿嬤!這小熊不要亂丟啦!」


E1VEM4,我是奶奶的白班主護,他們有時候會跟我說:「她假裝睡覺啦!她有時鬧脾氣就是這樣!」然後聽著他們說著如何誘拐奶奶出門玩、如何幫她帶墨鏡拍照、如何照相揮手說:「不要!不要!」又是如何假裝逃走讓她追著打。


「我跟妳講,妳小夜學姐都在妳後面講妳壞話!」
「護理師都沒吃飯啊!怎麼每個都瘦巴巴的!?」


會客時間總是很吵,他們笑咪咪的說著,還順便推銷他們家的大餅,告訴我,若是我婚禮的大餅,他會親手幫我放上一片早已忘記名字的葉子,說是可以趨吉避兇,強調一定要完整,才會讓我婚姻美滿。種種對話,好像我們是好久不見的朋友,一起在咖啡廳嘻鬧的聊著。


只是,我們都知道,這裡是加護病房。

「如果她是妳阿嬤,妳會怎麼做?」這一天,主治醫師巡房,建議插管超過兩週但無法脫離呼吸器、意識不清但生命徵象穩定的奶奶,考慮氣切。他們難得的安靜了,往常像說雙口相聲那樣一搭一唱的兩人,望著我,正當我想要順著主治醫師的建議,說明長期照護下氣切與氣管內管的差別時,他們打斷了我,然後說:「專業的部份我們已經知道了,請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護理師給我們建議。


「我會帶我奶奶回家」我愣了一會,還是這麼說了:「你們跟她相處這麼久,你們一定知道她要什麼。


是啊,護理師跟家屬是不一樣的身份的,「好像還可以再活久一點」,也許開了氣切,可以活到120歲吧?每個人都是這麼希望的,多做一點、多給一點,也許可以再要一點時間,也許可以再要一些陪伴,也許、也許、也許,好多的也許,但沒有人知道答案。


這次會客,沒有需要管制的人為噪音,機器的警示與螢幕的閃爍,有點刺耳,有點刺眼,但卻又恰如其份的填補現場的沉默。


奶奶回家了。


一個禮拜後,我收到院長信箱的影印附本,滿滿的內容居然一張紙不夠寫,還自己加訂了一頁A4,爽朗的字跡與用語,一如在過去那半個多月每次會客都讓人產生時想叫他們小聲一點的衝動。


文字很長,大意是說,回家後,奶奶躺在自己的床上,看起來很好:「比躺在加護病房更適合她,嘴裡沒有管子好看多了,」只隔了一天,奶奶就走了,他們知道這是奶奶要的,奶奶應該一直在等著回家,她安心了,所以放心離開了,然後謝謝我,讓他們做了不會後悔的決定。


「生命就像一齣戲,重要的不是它的長度,而是它的深度。」——塞涅卡

多年臨床,面對這麼多生與死,我們都知道儀器維持的生命意義不在瀕死的人,而是為了還活著的人,但是身為現代的醫護人員,能夠真正說出口不惹上麻煩而能被家屬感謝的,又有什麼機會呢?因此,與其說家屬謝謝我這個主護讓奶奶能夠安息、家屬能夠平靜,不如說,謝謝奶奶及您教養出來的子子孫孫,讓我在護理生涯中,能夠真正體驗教科書上寫的:「生、心、靈」全人照護的意義,當我多年後在回首護理路時,至少我可以說:「曾經有一個病人在我的照顧之下,圓滿了。」


喔,對了,又過了幾天,我媽打電話給我,告訴我有病人家屬打到店裡,說是要告訴我父母,他們的女兒在照顧病人上的用心,想要跟我的父母道謝。我突然想起有一次會客時聊到原生家庭背景,他們假藉著要添購電器的名義,要了我家電器行的電話,原來是這個用意啊!

可惡,居然不是要跟我們買電器!(誤)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聊齋志異》之你真沒醫德!

前兩天看到一民報轉貼一專欄,記錄著澎湖仁醫侯醫師因為偏鄉資源不佳,自立自強開船二十年的一篇專欄,立意良善,但看了我一肚子火,讓我想起《聊齋志異》卷一第十四篇 種梨

故事是說有一道士向賣梨的小販要免費梨來吃,商人不給,有人湊錢買了一顆給道士,道士吃完後拿籽變了結實累累的梨樹出來,再把樹上的梨子分給圍觀者,最後把樹砍走離開。

包括小販在內的大家都看傻了,回過頭才發現這道士是拿自己的梨把小販車上所有梨都分給圍觀鄉民,連生財工具的扶手都給砍了丟在路邊,小販最後被其民眾取笑。
我看醫療現況也差不多是這樣。

做生意的小販跟醫事人員沒兩樣,誰管你家有沒有妻小高堂貸款要養,人家跟你要梨(醫療)不給?好吧!那就變一棵健保大梨樹戲法,告訴大家:「我是好人,有梨大家吃喔!」眼看鄉民、路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轉過身才發現搾的是小販汁、慷的是醫事人員的慨,最後因為拒絕無償付出及要求合理報酬被鄉民被訕笑:「UCCU啊!」

不信看看民報在這則貼文裡,特別還對比了:「前幾天傳出有家名醫院想醫病得先看到你的錢進帳,才幫患者開刀。」是不是,醫事人員怎麼能夠賺錢?人家跟你免費要還不給?專業知識要收錢?爭取該有的權利?

沒醫德啊你!不吃不喝不拿什麼都不要不要,拿的錢全部吐出來為民服務勞動成疾才是好!

醫事人員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古書早就記載了,只是會被圍觀人取笑而已啦!




種梨原文如下:

有鄉人貨梨於市,頗甘芳,價騰貴。有道士破巾絮衣,丐於車前,鄉人咄之,亦不去,鄉人怒,加以叱罵。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為?」觀者勸置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肆中傭保者,見喋聒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謝,謂衆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請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種。」於是掬梨大啗,且盡,把核於手,解肩上鑱,坎地深數寸,納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湯沃灌。好事者於臨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處。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疏,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纍纍滿樹。道人乃即樹頭,摘賜觀者,頃刻而盡。已,乃以鑱伐樹,丁丁良久乃斷,帶葉荷肩頭,從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時,鄉人亦雜衆中,引領注目,竟忘其業。道士既去,始顧車中,則梨已空矣,方悟適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細視車上一靶亡,是新鑿斷者,心大憤恨,急跡之,轉過牆隅,則斷靶棄垣下,始知所代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換學長姐跟你說】Salonpas :「主動參與的那1%自己。」

Salonpas
OR兩年/現讀非護理研究所


是否你曾經跟我一樣茫然?
我是Salonpas,大學畢業後在北部某醫學中心工作兩年。我選擇OR並不是因為興趣,是大四那年忽然發現不知道為什麼要念護理。這對念了七年護理的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後來,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離開臨床,很感謝曾協助我的每個人,也有了機會分享自己生涯轉換的經驗。

試用期沒有一刻不想離職

剛進OR的前三個月真的很崩潰,全部都是新的東西:刷手、穿脫手術衣、無菌概念、背不完的術式、器械、醫師習慣、流程…,在講求速度、效率跟高機動性的OR,關起門來什麼都可能發生。


從不看恐怖片的我,還以為看到手術過程會昏倒,結果根本沒時間。身為新人的焦慮、擔心、恐懼如影隨形,面對某些情緒管理欠佳的醫師,白天的工作內容下班後還常常揮之不去。我提了一次離職,最後是被學姊挽留,而我也需要一筆錢來做想做的事。

三個月後就無法任性地說分手

這份工作就像不適合又要在一起的情侶,蜜月期一過便原形畢露,看到最赤裸真實的環境。人力問題、班別、趕刀的風險、一個月學會一科別,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包容菜逼八。人力流失遠比新人能上手的速度,有些手術明明不難,卻連資深學姊都自顧不暇。當菜逼八不想成為負擔,開口問變成困難,不開口就等著被罵。不難想像,新人該遇到的都遇到了,被電、被醫師嗆、覺得挫折礙眼、無力感。連最簡單的,這個醫師手套是七碼半還是八碼,乳膠還是PVC?先做這個還是那個?根本不是每一台手術都有人手把手的帶。

學姊的臉臭其實反映了你的恐懼與擔心

當年,醫師開始發飆,學姊的臉就會很臭,其他人跟著緊繃。菜逼八當下就會想「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前陣子學姐告訴我,現在的學妹越來越難帶
,講不聽、問個問題就委屈鬧離職、被主管約談就算了,家長還會到單位關切,做好自己的事比較快。學習態度欠佳、活在自己世界的也有,常常挖洞給學姊跳「已經夠忙了,不要互相拖累好嗎?」學姊說。


雖然從中得知福利稍微調整了,臨床工作卻更加嚴峻。親愛的學弟妹,當你害怕被責備,無法坦然接受因為經驗不足出的錯,專業上的成長其實會很困難。當年我也會抱怨被學姊電、擔心學姊的臉臭,可是現在想想,其實學姊好像沒有義務要教我們耶!我想問的是,你能分清楚學姊是莫名其妙電人,還是你自己心裡有一些擔心? 如果再多問一些,你是怎麼看待眼前這份工作呢?

是什麼樣的原因,你需要留在這裡?

當時的我很傻為了存一筆錢留下,也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在OR碰到許多生命的故事,促使我離開。我也好奇你為了什麼留在這?當你覺得環境讓人不開心、充滿委屈,如果有機會你要不要走?離開後,有許多朋友告訴我他們不喜歡這份工作,但是為了學貸、分擔經濟、保險費、生活費必須留下來。學姊則還有家庭、年邁的父母、車貸、房貸,如果可以也不想在這裡。


但是,
真的完全沒辦法了嗎?
那這份工作有沒有不討厭的地方?
會留在這裡肯定有吧?
要不要找找留在這份工作的理由?


當你知道你為什麼要留在這裡,與其花時間埋怨身旁的人跟環境,不如把力氣用在自己身上。
因為,如果有99%都是別人的責任,我更希望你去關注自己的那一部分。

土法煉鋼的職涯轉換-用下班時間累積自己
下班只想休息、上網、放空的日子過了半年,我才開始充實下班生活。學瑜珈、烏克麗麗、運動,烹飪。


一年後,我去上課也認識其他領域的人。你可以一窩蜂地去學英文、電腦,或快樂的吃飯、逛街、買網拍,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斷問自己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兩年後我離開了,用八個月的時間,考上我想讀的跨領域研究所。我的經驗一點都不特別,只是計畫了,然後慢慢地往前,就在我茫然的時候,我想做的事就來到了眼前。


透過閱讀、自我探索、跨領域的學習…,沒有停止的了解自己,是我這六年來最大的收穫。
我想問
你夠了解自己嗎?
喜歡眼前的生活嗎?
打算接下來怎麼做呢?

當你想離開這個領域,你需要時間醞釀、也需要累積自己,還有冒險的勇氣。如果失敗了,願不願意重頭來過?如果你一時無法回答,也許可以透過生涯規劃裡的幾個元素來了解自己:能力、興趣、價值觀。


能力是我擅長什麼,
興趣是我喜歡什麼、
價值觀是我們看待一件事情的準則,
還有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然後,給自己一點時間認識自己,如果還不確定,跟身邊的人一起討論吧!即使暫時找不到興趣無法離開,也得找找留在護理工作的價值觀,因為你怎麼想,就怎麼影響你看待這份工作。我相信你在這領域,就能夠發揮很好的能力。
喔!對了,有時候與其用力對抗,試試看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身邊的人,改善職場環境、表達自己的權利、和家人、伴侶溝通。不為什麼,因為你值得擁有更好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需要你願意主動參與。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換學長姐跟你說】林勇志:「成為自己所愛的樣貌。」

人生是不斷選擇後的結果,成為你想成為的樣貌,選你所愛
林勇志 專科護理師/拳教練/公益蘿蔔50年計畫地主
  

從急診護理師到專科護理師


我是一個在臨床工作的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畢業後因為公費簽約,我進入了離家近的區域醫院急診室工作,急診護理很棒,相對的也很有挫折,你能在那學到很多各種內外科疾病的處理方法和面對各種病人家屬的應對技巧,急診的壓力無時無刻都存在,你永遠不知道會來什麼樣的病人,遇到怎樣的狀況,工作三年多陸續上了很多專業課程(ACLS、ETTC、APLS、ICU TRAINING)。

隨著時間推移我也變成學長,一切看似都很穩定,我有很多學長姊都在這做了10年以上,也都工作成家結婚生子,我可以選擇,人生這樣就好!但我一直在問自己,人生這樣就好?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可以去挑戰看看?隨著時間過去,我也漸漸對急診的工作環境制度,失去熱情(花花班、外派支援、不講理的病人和家屬),在那時候剛好有一個沒有人要接的NP缺(脊椎機械手臂手術照護,主治醫師很刁、病人問題也很多),我覺得自己該離開了。

一段關係或一份工作如果讓你沒有成長,放著不理,就像是在浪費生命.比起充滿未知,很有挑戰的未來,我更害怕那種生命流逝的感覺。

我因此選擇離開急診,到神經外科接受專科訓練,在為期半年的訓練中,我放下過去歸零重新學習,白天工作放假上課,看書做題庫,這是一段很累很難熬的日子,我告訴自己,為了未來,我得好好努力,撐過去,海闊天空,未來大家若考護理師或是參加任何考試,這都是必然的過程,對我而言,通過考試就是那時最大的夢想.而我也真的很順利的通過NP考試,有些人或許會覺得畢業後到醫學中心比較好,但你若能善用醫院的資源,願意學習,其實到哪邊都是差不多,重點在於你的「態度」和「行動」。

能轉與不能轉,唯心而已


 我不知道你未來會選擇哪條路,(麻護、血液透析、行政主管)或許不想走護理想去嘗試別的工作,我覺得都很好,想好就好,但是要思考:這份工作是否你想要的嗎?世界上絕對不會有『輕鬆+錢多+快樂』的工作,要領高薪相對承受相對風險,付出的努力也一定會比別人多.重點在於你做了多少努力?是否有解決問題、滿足人的需求,利他的程度有多大,當利他的價值越大,而你所獲的的薪水就會越高。

  當時我走進護理路與很多人一樣,我是爲了生活而工作,而工作會決定你的生活型態,這份工作在目前社會中,薪水相對穩定,但相對的你得付出的多些,輪三班,作息不正常,放假要上課,無法安排自己的時間,犧牲健康,捨棄很多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而對於現況的不滿意,大多數的人會有三個選項:

一、安於現狀留下來
二、挑戰進階往上走  
三、心灰意冷跑離開

這三個念頭我都曾經有過,最後我選擇留下來,往上進階,也不斷尋找其他機會與可能。

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無關好壞,每個人都會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這個結果都必須自己承受.每個人從出生後就都走向死亡,對我而言,人生沒有所謂的失敗,永遠都是得到什麼?學到什麼?

很多人總是覺得該選哪個好?真的可以勝任嗎?人無法什麼都要,只有不斷取捨,我想對你說的是:有機會就去嘗試看看,不要怕,不管怎樣,都會比現在好,請你相信『你能做到』過去的你並不重要,現在的改變能成就未來,我曾經也對未來也非常迷茫,也常常被學長姊覺得不適合走護理,你如果不知道該去哪裡,試著把你的任何決定拉長十年來看,你是誰?想去哪?成為誰?想要追求怎樣的生活? 這個答案其實就在你的心中。

來吧!翹課白色巨塔!

目前台灣約有27萬人領有護理師執照,但真正在職場工作的只有6成,也因為執業環境不佳,醫療崩壞的關係,護理人員仍持續流失中,但我推薦你可以挑戰專師看看,專科護理師的工作,獨立性高也較有成就感,而在時間的安排上,會相對的容易些.因此可以常常出國看世界,跨領域學習想學的東西,例如簡報、網站架設、網站行銷、做APP、防身教學、種果樹、辦公益拔蘿蔔活動。

這些工作外的興趣,有時候會帶給我其他的機會,認識不同的朋友,帯給我不同的觀點給與啟發,這些並不會讓我賺錢,但我蠻快樂的,在脊椎術後照護,我做了手冊、網站、APP讓病人家屬使用,他們對我信任,回家放心,我也開心。

果樹種植:我是台灣最大的無花果種植社團板主,團友常常分享豐收圖,每個人都比我厲害,我也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不同的觀點。


防身教學:我大學時就是一個跆拳教練,對於醫療暴力頻傳的台灣,我總覺得我是不是能做什麼?因此,我開了防身流程教學,目前也累積多家醫療院所與國中的教學經驗。


公益拔蘿蔔50年活動:我邀請朋友學弟妹來拔蘿蔔,一起捐款,今年一起捐了一筆費用給花蓮門諾醫院作為護理人員培育基金。

每個人的階段任務都不同,當前的世代沒有任何工作能保證做一輩子到退休,如果哪一天你有家庭了或是隨著年紀增長健康體力下降,勢必得轉換工作角色,未來我可能打算回家賣布,開道館教學陪學生成長,選地方里長,或許哪天我會離開護理界,但我仍會感謝護理訓練,也許我不再守護民眾的健康,但我至少可以守護家人的健康,你的專業,別人偷不走,也會讓你受用終生。

一起做個「有故事可以說」的人

   去學習別人不會的技能,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也會產生別人不可取代的價值,你最貴的成本是時間,20-30歲這段時間是你的黃金時期,沒有人天生就會什麼,都是透過不斷學習、實踐、修正而達到目標。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去成為你自己就好,每個人喜歡的和擅長都不太一樣,工作外的時間,會決定未來樣貌,如果你還是對未來找不到方向,推薦你可透過閱讀、聽演講的方式,從別人的故事找到心的方向,曾經我也被很多人覺得不務正業,但請記住,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我有很多失敗的經驗,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我願與你分享,也希望哪天,你能與我分享你的故事,我只是選擇當一個「不只是護理師的護理師」做個「去掉了職稱,還有很多故事」的人,時間是條漫漫長河,不管怎樣,都會是好的,不斷跳脫舒適圈,勇敢做出抉擇吧!

未來有什麼問題,歡迎來信詢問我,victor780513@hotmail.com
歡迎組團參加拔蘿蔔計畫:https://goo.gl/oX4Ivx

防身流程教學:https://goo.gl/Zrw6nl
脊椎手術照護網:https://goo.gl/3DSLtB
種果樹的專師x教練x旅人https://goo.gl/V9Kmzj


有空再爲大家分享,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做很多的事,關於『時間管理』

最近熱門文章

推薦文章